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人才留下了自己不朽的一笔,而在宋朝貌似更甚。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位能臣的故事,这位能臣,他叫做丁谓,是大宋的“财神爷”。
来看看这位丁大人做了哪些漂亮事吧。
北宋真宗大众中祥符二年,在“天书运动”中,宋真宗下令修建一座雄伟的宫殿——玉清昭应宫,丁谓担任总建筑师。
这个工程简单吗?相当不简单。有三个问题,就如同三座大山,压在筹建官员的身上。第一,如此大型的工程会用到许多泥土,这些泥土要从哪里找?第二,材料的运输该如何解决?第三,施工会出现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要怎么处理?工部官员想破脑袋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看看丁大人会如何解决。
当时丁谓在经过实地考察和精密计算后,他下令从昭应宫到汴河开挖几条河道,用挖出的土修筑昭应宫,解决了取土的问题。河道挖好后,引入汴河水,用船只进行运输,解决了材料运输的问题。材料都运过来后,把水排空,将工地垃圾填入河道内,再用多余的泥土把河道恢复原样,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问题。
这个方案堪称一箭三雕,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使工地井然有序,城内百姓们的生活秩序和交通极少受到影响。不仅如此,这套方案还很节省时间,本来造一个如此宏伟的宫殿,至少要个15年,而丁谓只用了七年时间就造好了。
这仅仅只是他干的漂亮事之一,接下来这件我就觉得更了不起了。三司在宋朝是掌管天下财富的部门,这里的案牍堆积如山,数据多的吓人。在他之前只有耿直的寇准干好过这个位置,但他靠的不是能力,而是威望——你不给我好好算,老子就削你!当然,丁谓大宋财神爷的称号不是盖的,再难的问题,他都能轻易找到症结点,用言简意赅的指令瞬间解决。下属对他十分佩服。除此之外,他还编订了一本《会记录》,不仅是大宋王朝第一本详尽的全国财政收入总册,而且放在全球应该也是第一本,凭此书,他功不可没。
看了前面的内容,你是不是觉得丁谓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呢?不不不,他虽然能力出众,但他却是一个恩将仇报的小人。当年寇大人提拔他为自己的副手,却因为寇准一句“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绋须邪?”的玩笑话记恨起了他,最终把他赶出了朝廷,发配雷州(今广东雷州)
所以啊,人品不好的小人,我们要少接触,人品好的,纵使能力逊色,也是值得深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