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华夏大地一片欢腾,华夏上空五彩斑斓的时候,疫情悄无声息地走向中国,走向武汉,这是中华人民在一次面对病毒危机,新型冠状病毒,今日之中国不是17年前非典猖獗的中国,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全国一盘棋,万众一颗心,像阵阵春雷炸响在华夏的上空。
17年前,在“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呼吸病学的顶尖级专家,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年他已经67岁了,可是一直奋战在前线,为中国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勋!他因此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当时给他的颁奖辞是这样写的:“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
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钟南山院士。年当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出现时,许多人还没意识到病毒的凶险程度,他便以自己精深的专业素养第一个告诉大家真相:“新冠病毒有人传人的危险,请大家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
但是,已经84岁高龄的他,却毅然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重也最危险的第一线。在火车上他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研究疫情,后来实在太累了,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这幅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大家称赞钟南山院士是“逆行者”!
一次科学课,老师告诉我们说:“蚕,会吐丝,吐完丝结成茧,把自己包裹在茧里,经过短暂的养精蓄锐变成飞蛾,它就破茧而出,然后雌雄交配,产下卵。”我好奇地问老师:“那我什么时候才能看见蚕变成卵呢?”老师笑着回答我:“你只要把蚕养壮了,养好了,吐完丝,结成茧,变成飞蛾,那产下卵还不容易吗?”我想他也是这样的。
看到这句话,这种精神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的“民族脊梁”,鲁迅先生,而您更是当今社会的“中国脊梁”,这是一面英雄的旗帜,战旗的后面是千千万万华夏儿女无所畏惧的强大容阵,有这样的队伍,有这样的英雄,我们所向披靡,我们战无不胜,这就是一个84岁高龄老人,那铁骨铮铮钢铁秉性。钟南山年轻时是一名运动健将。
时至今日,北京医科大学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1959年9月,在首届全运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400米栏的全国纪录。如今,84岁的钟南山依然是一名青春依旧的运动健将,他以自己的专业,更以自己饱满的生命,引领全国人民和新冠病毒赛跑,冲在抗疫斗争的最前面!
现在各地的白衣天使众志成城,翩翩白衣却背负起战书上一枚枚血红而触目惊人的指纹。
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是承载了无数光荣的,这些光荣的背后,无不是一次次奋战最前的浴血得来的,每一次光荣都需要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当看到网络中有人因为医生全副武装,而恶意出口时,我不禁的发怒了,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有家人,医生放弃了自己的安逸,去救护病人,谁又有资格评论我们的白衣天使呢?古时医生如华伦,扁鹊者白衣济世;如今,无数医者白衣如云,汇聚前线,望己之危搏击肺炎!
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