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读到这首关于端午节的小诗,粽子飘香的情景就又回荡在我的眼前了。端午节到了外婆就成了我们家最忙又辛苦的人了,从选材料到煮粽子全程都由他亲自完成。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十分与众不同,那独特的香气,其实里面包含了外婆对我的爱。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外婆都十分忙碌,今年同样如此。几天前外婆就马不停蹄地准备起了材料:糯米,西米,红枣,肉,红豆,花生,苇叶……因为她知道我喜欢吃肉的粽子,外婆特地买了很多红枣。糯米需要浸泡五小时,伟业也被一张张洗的干干净净,几乎没有一点杂质。其他材料都备好后,终于要开始包粽子了。我分外激动,一直围着外婆转悠。
只见外婆先拿出一张粽叶,两手分别握住两个角,轻轻一弯,卷成一个筠状,另一只手则抓起一把糯米,塞进那个粽叶制成的“筒”中。这看似光滑的糯米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变得又软又粘手。外婆手上已经沾了许多的糯米。那些糯米都不太听话,争先恐后的跑出来。外婆连忙放入了一颗红枣压镇,再撒一些米,最后压实,并扎好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看着外婆包好,一个个粽子也跃跃欲试。去洗了个手,回到厨房,拿起一片粽叶有模有样的学着外婆的样子,包起了粽子。没成想这个粽子还散了。包粽子看着简单,操作起来却不太容易,是一门技术活。
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吃粽子啦,从粽子下锅那刻起,我和外婆一直都守在锅边。外婆是因为要把控时间,而我则是盼望着粽子早点出锅。随着煮的时间越来越长,那股粽子独有的清香也被激发了出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吃呀?”我问。“再等等吧。”外婆总是这么回答我。终于外婆揭开了锅盖,盛出了美味的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粽子,压根忘了这是刚刚出锅的,立刻被烫的哇哇大叫。外婆笑道:“瞧你个馋猫!”带粽子凉了,我剥开它的外皮,里面是雪白的糯米。沾一点糖放在口中细细品味,软糯的糯米配上香甜的糖,真是好吃极了!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其实那粽叶中包的哪里只是糯米红枣?苇叶之中,是外婆对我无尽的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