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提起母亲对孩子的爱,人人都会想到这首《游子吟》,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慈母灯下缝衣图,体现了一位母亲对于孩子远行的不舍与担忧,将对于孩子的爱用一丝一线缝出一件暖衣。诗中提到母爱像三月骄阳普照大地,或许在诗人眼中母爱是鹅黄色,而我却不然。
诗中的母爱藏在衣中,而属于我的母爱藏在一盘饺子里。记忆中,母亲做的饺子不比饭店的要华丽,却比任何一家饭店的饺子要美味的多。母亲做的饺子是自己擀的皮,自己和的馅儿,一张张圆润的皮从母亲灵巧的手中呈现出来,剁碎的猪肉和白菜和在一起,不一会儿,饺子就包好了,饺子下锅蒸熟,不久,香气四溢,满室蹁跹。出锅时,一个个饺子水嫩嫩的,白白胖胖,每一个都像少女一般编上了小辫。咬开饺皮,鲜香的汁水包裹了我的味蕾,一个饺子下肚,驱散了我满身的疲倦,世间的烦恼仿佛都消失不见。
母爱藏在关怀里。我学走路时,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一次起身,一步一步的向母亲走去,而母亲会用她担忧的眼神望着我的小脚丫,用她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鼓励我。
母亲的爱藏在一盘饺子里,一句关怀里,一个眼神里。有人说,母爱像风,随风消散,却又无处不在。可说它是透明的吗?可它有一刻确实落在了我的身上。有人说,母爱如海,母爱是海水的颜色。也有人说,母爱热情奔放,应该是火红色的。那我呢?我也说不清,但我认为母爱不该被定义,也不该有颜色,如果非要强加一个颜色,那该是月华的颜色,月华洒落人间,纯白洁净,每一位母亲的初衷都是纯白的,都为了让子女幸福而努力,所以月华的颜色该是最合适的了。
我的母亲是一位江南女子,温婉大方,冷静理智在她身上做出了诠释,而月华的美也在她身上找到了归宿。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取材丰富,文笔优美。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