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河上的老朽木板桥早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村里拿不出钱来修桥,人们就搭几个石墩儿当桥来踩,壮实的汉子几步就能越过去,可老人和上小学的孩子就不行了,每过一次总是颤巍巍的心惊肉跳。
河边突然出现了一间小矮屋,一层牛皮纸把屋分隔成两半,外间摆着香烟,针线,肥皂之类的小杂货。里面放着一张矮床和一把竹椅,在屋里住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瘦削的脸颊,窄溜溜的鼻子,眼睛是“一线天”,嘴只有樱桃大小,特别是那双尖尖的小脚,活像一对打锣锤,走起来一颠一颠的。过路的人都叫她“细脚婆婆”。
我非常喜欢细脚婆婆,一有空就到她的小店去玩,听她摆“龙门阵”,说天上地下的事儿。
细脚婆婆对人很和善,可做生意的手却很紧,谁也不能亏她一分一厘。有一天晚上,有个小毛孩儿欺她眼神差,拿一元的钞票当十元来哄她,结果被细脚婆婆狠狠训了一顿,还叫他爷爷来陪了一箩筐好话。
没有事的时候,细脚婆婆就搬出了吱呀吱呀的竹椅,在门口坐成一尊石像,两眼盯着对面的垭口,当年她男人就是从这个垭口去参加红军的。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细脚婆婆越来越瘦了。一天,她突然细声细气的对我说:“小陈,快去把村长喊来,说我有大事交代。”
肥胖的村长挺着肚子来了:“细脚婆婆,您好。”细脚婆婆眼里顿时充满眼泪,小小的枯手从床边摸出一个厚厚的硬纸包,双手捧给村长:“村长,这是我这几年在这里开店攒下的钱,总共一万三千二百四十元零七角,我老了,无牵无挂,这钱交给你,为全村人在这河上修座石桥吧……”细脚婆婆话都没说完就咽气了……
桥很快修起来,村上还在桥头立了一块碑。
每当看到碑,细脚婆婆那熟悉的身影就清晰的浮现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