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上有天堂,下一有苏杭。”精致典雅的苏州古典园林是珍贵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尤以建于明代的拙政园为代表。
拙政园由天弘寺扩建而成。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景色典雅秀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著名的文学家文徵明曾为它作诗《拙政园图咏·若墅堂》,诗曰“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走进拙政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荷塘,满塘的荷花在荷叶的簇拥下竞相开放,红如火焰的鱼儿成郡结队,你追我赶。往里走,石板路两旁的树木撑起一片片绿荫,长长的游廊在绿叶中若隐若现,让人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夏天的炎热。园中百花缤纷,池塘、小河纵横交错,凉亭、游廊随处可见,假山、盆栽遥相呼应,真是美不胜收。
顺着石板路向西走,便来到了见山楼。这是一座两侧傍山、三面还水的江南风格民居。它白墙黛瓦古朴淡雅,明瓦窗古色古香,倒映在水面上,如诗如画。它外廊沿水,小憩时可凭栏观鱼赏荷,怡静悠闲。据说古人登上此楼,便可以看到郊外怡人的山色。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有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山楼其名便出于这首诗。看着看着,眼前的见山楼仿佛与周边的景物融为一体。恍惚间,我仿佛穿行在广袤无边的原野上,流了连在湖光山色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在拙政园的东部,还藏着一个历史性的建筑——天泉亭。这座亭子的外观与众不同,它有两层饱经风霜的八角房檐,出擔高挑。亭中央是个二半密闭的空间,给亭子添了几分神秘气息。走进亭中,就见一眼被一圈木栅栏围起的井,井口不过两米宽,这就是天泉了。传说,这眼井是大弘寺遗物,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亭子也因井得名。不知是不是因为这眼井,亭中像开了空调那般,凉爽极了。看着这眼造型质朴的井,我想也许是因为它总默默滋养万物,却別无所求,园主才把它留作“奠基石”吧!
拙政园风景优美,还有着悠远的历史,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回头看,这满园的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