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来到南山北入口,来到山脚下。我抬头仰望被绿树所覆盖的巨人,它穿着青绿色的衣服,衣服上有几处红补丁、黄补丁,夺人眼球,好像透露出一簇簇金秋独有的韵味。
我和爸爸漫步在绿色的海洋中,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洒下斑点,如同满天的繁星在黑暗中闪耀着耀眼的银光。这时,爸爸停下了脚步,慢慢蹲下来,目光停在一片树叶上。他托起树叶,放入掌心,轻轻捧起来,招呼我说:“快来,快来。”我凑上前去,说:“居然有一只枯叶螳螂!”我不禁感叹道。它的外形酷似一张萎缩的金黄树叶,融在一片一片的阳光中。
爸爸慢慢放下那片树叶,我们接着爬山,沿着蜿蜒蜿蜒曲折的幽僻小径,继续前进。路两旁的树不在高大,大概只有半米高。他们的“脑袋”是心形的,上面布满了爱的痕迹。他们在微风中虽然不时“摇头晃脑”,但仍然显得劲拔有力。然后我们经过一片空地,稍作休整后,便走上登顶之路。太阳高挂天空,父女行于微风之中,毫无遮掩的阳光直射我们,那红扑扑的脸庞便是最好的证明,那是热烈而温暖的阳光在我们脸上留下的印迹。
又走了一段路,我们的目光被一块深嵌在土中的石头所吸引。石头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好像一本书,一页一页的,神奇无比。又进行了二三百米,转了个大弯。刚转过弯去,我便惊喜地张大了嘴巴,我心里一边难掩即将登顶的喜悦,一边做着最后的50米冲刺,朝前飞奔而去。爬在电视塔后,我顺势将外套在天空中旋转并喊:“我征——服——了南山……”
那声音在山间长久的传着……
爸爸来到我身后,缓缓地对我说:“我很多年前就想带你来南山,带你来登顶,让你亲眼看看自然的神奇,而不只是在电视上看南山。”
现在,我和爸爸一起你来登顶了,完成了爸爸多年的心愿,也让我体会到自然的神奇,更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一步一景一幅画”!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