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坛

初二 写景 569字
2020-05-15 14:15:44

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我和家人们游览了美丽的天坛,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天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圆丘坛,圆丘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祭坛,它是由汉白玉做成,底下是青白石须弥座。中间有一个圆圆的石头,叫做天心石,站在上面呐喊几声,就会产生共鸣效果。

之后,我们就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祈年殿内部有很多历代皇帝的牌位,正中央是皇天上帝的牌位,东西两侧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祈年殿内还有数不胜数的祭器,象征着五谷丰登。

经过了祈年殿,我们又来到了神乐署。中和韶乐是神乐署明清两朝皇家用于祭祀大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演奏中和韶乐的乐器也很独特,如编钟、编磬、还有排萧。用这些乐器演奏出的中和韶乐非常美妙动听。

除了这些皇家大殿,天坛里的松树和柏树也很著名。天坛是保存最好的坛庙园林之一。天坛内还有一个树王,它的名字叫九龙柏。它长得与众不同。因为细胞生长速度的不同,九龙柏身上,自然形成了特殊的纹路,就像是许多龙簇拥着树干的感觉。

参观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坛。在这次参观中我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苦。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介绍了作者游览天坛的经历,对于天坛的文化和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篇作文的优点是语言简洁明了,清晰刻画了天坛的景观,加深了读者对天坛的印象。此外,作文也提到了天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新颖而有深度。缺点在于文章过于常规,主要内容比较平淡,没有足够的个性化特点,没有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因此,希望作者可以在描述中更有情感,更多地敞开心扉,生动地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这样可以使作文更具个性,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在天坛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