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方天地 那般水云

四年级 写景 731字
2022-10-18 16:42:39

我走在长屿硐天水云硐中。幽暗的环境,阴冷的风,是我此时所能感受到的一切。

但我仍忍不住幻想,这是否就是《桃花源记》中渔人通往桃花村的通道?

步伐一再加快,几丝急切,几分期盼,突然,脚下一缓,眼前豁然开朗。面前是一块平台,一条极长的石梯靠着左边石壁,其尽头隐没在一块巨石中。拾级而上,一块块石阶浸染了岁月,虽被游人踩得有几分平整,仍带有少许坑洼。走到拐角处,探头下望,一阵心惊肉跳,那底下的人已小到仿佛伸手便能捏住。那石栏堪堪及腰,冰凉之感传来,似乎下一秒,便会与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一步一步踏上石梯,双手紧拽那不知何时替代石栏的铁链,直到又踏上一小片稍宽阔的平地,我才探头去寻觅美景。刹那,目光被一块斜斜的平台所吸引。那平台上立着一个个雕像,不知是什么材质,泛着一层冷凝的光。这些雕像或拉绳,或抗锄,或运石,都是布衣模样,似乎象征了什么,是什么呢?我正想着,突地想起,这水云硐,是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人工!这水云硐的切割,那石壁上的道道凿痕,皆为人工!看那石壁上的痕迹,分明是一副生生被削去一边的模样,其色泽却与周边毫无差别,可见其岁月之悠久。一时之间,五味翻杂,骄傲与懊悔一齐涌来。骄的,是祖先的心灵手巧,悔的,是我竟这么晚才发觉。

目光顺着那带有凿痕的石壁上移,瞳孔刹那一颤。那石壁上映着道道绚烂而繁复的花纹,幽暗的空间掩不了它们的色彩。它们如枝丫,纵横交错,有数不清的分叉;如梅树,花纹尽头总有几丝色彩,星星点点。而这犹如神迹的花纹,其实只是某条小小流水,流过这片石壁,干涸后留下的物质,积年累月堆积所致。

但我仍呼吸一滞。在我眼中,那些雕像是活的,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动;这些花纹是活的,它们仍在一天天增多,似乎下一秒,便会有一颗水珠借助它们的掩护,落到地上,回声阵阵的山间便会出现一声脆响,地面上留下一朵岁月抹不掉的花。

岁月磨人,也亲人,它十年如一日。在它的浸染下,大自然的鬼斧与古人的巧手在此结合,并在这幽暗的、似乎静止时间的地方,永远流传。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取材独特,文笔优美。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