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们全家到二郎山游玩,二郎山位于石漫滩大坝的南边,与龙泉湖相映,因“二郎”担山赶日而得名。
我们从寺坡站火车站出发,开车十分钟左右就来到二郎山的大门口。进入二郎山景区后,我们绕着环山路大约三分钟后,便来到了二郎山的北门,我抬头仰望,山上一片葱绿,就像一张碧绿的毯子斜铺下来。过了此山门,我们沿着台阶向上走,就来到了二郎神的雕像前面,你看他身披铠甲,手持方天戟,气宇轩昂,一条机警的神犬紧随其身,好一派神威。
绕过二郎神雕像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植物造型“动物”园。这里台阶两侧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动物”,有可爱的小熊,漂亮的小鹿,开屏的孔雀,凶猛的恐龙…….有了它们的陪伴,我感觉爬山也不累了。
沿着这里的台阶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半山腰处的观景台。它依山崖而建,金色的琉璃瓦顶,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显得气势雄伟。站在这里远望,湖水绿得像一块翡翠,山抱着水,水映着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欣赏完风景后继续往上爬,就来到了二郎山的最高处——玉皇金殿。站在金殿的大门口往上看,那雄伟的玉皇大殿似乎与天相接,游览玉皇顶就仿佛置身天宫一般,此时,我已完全忘记了爬山的劳累。
下山的时候我们按原路返回,一路上,鸟儿婉转地啼鸣,树枝随风摇曳,好像在向我们告别,来到山下,回望二郎山,依旧令人心旷神怡。
教师点评:这篇游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游二郎山的过程,游记中透露出作者对二郎山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感悟。然而,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在文中作者使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例如“爬山也不累了”,这些表达方式不太符合游记的严谨性,应避免在正式文体中使用。 其次,整篇游记的描述较为简略,有些景点只是简单地提到,如“植物造型‘动物’园”,读者可能更希望看到更为详细的描述,比如每个动物都是如何设计的,或者有什么特别之处等。 总的来说,这篇游记能够较好地表达作者的热爱和感悟,语言表述上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