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飒爽的秋风抚摸着我的脸庞时,当树叶演奏起了优美的歌曲时,我知道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美丽的人间。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说到秋叶,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了火红的枫叶,碧绿的冬青树叶和桂花树叶……但我更喜欢学校里那一片片小巧玲珑的银杏树叶。
秋姑娘渐渐来临,我们学校的银杏树叶也渐渐的变成了金黄色,远远望去像一把有着多层金属片制造出来的大伞,让我们的学校更加美丽。银杏树叶有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那样子千奇百怪,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小女孩的蓬蓬裙……有的银杏叶还没有完全枯萎,只是边上带着一些黄,还有的已经完全枯萎,甚至边缘部分已经开始发黑。而那些已经凋零的银杏叶最让人怜惜。也许它们也不想离开大树温暖的怀抱,但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也许它们已经懂得了奉献,明白“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神圣,等待着实现生命的轮回;也许它们正在以最美的姿态像是向人们诉说一个美丽的故事。也许,……
银杏叶带着凄美凋落,无人去理会,无人去在意。它们只是周而复始地完成自己的宿命,无数次落下,掩盖,消失……
一阵风吹过,银杏叶落了下来,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这就是秋天最美的痕迹!
教师点评:小作者在文章的行文规划和结构布局上表现出色。首先,在行文上,文章开篇引入,由秋过渡至秋天的树叶,利落简洁又流畅自然,而后着重于对秋天的银杏树叶的描述,从外形深入至内核,逐步将情感寄托于银杏叶之上,呈现文章托物言志之意,最后以对落叶飘落的场景勾勒进行收尾,渲染气氛,绵长意蕴。而在结构上,小作者把大多的篇幅与笔墨留给了对银杏叶的描写,文章的重点之所在一目了然,详略对比鲜明,文章的呈现也由此形成了如山之“势”,有高有低、有起有伏,让人更易沉浸其中,也更易投注情感、顺“势”而行,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与意味,更加直接地接收作者的情感与深意。行文、结构的完备为文章增色不少,而小作者文笔优美,笔触细腻,洞察敏锐,感情真挚,又更添感染人心之力,文章小巧精致,让人深觉可爱迷人。很棒!倒数第二段中可以再补充一些对银杏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特点的感触分享,这样既能承接上文,亦能进一步升华主旨,让文章更具意味,小作者不妨再做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