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

四年级 写景 751字
2021-06-05 00:25:30

阴天时的槐圃,迎春花依旧开得靓丽醒目。在我背书的地方,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纤细而茂密的一小片竹林。一根根微微攲斜着向不远处的教学楼低下头去,似是在倾听那里传来的欢笑声和朗朗读书声。竹叶一层层密密匝匝地叠着,叶片向四周毫无顾忌地舒展开,细细看去,似乎还能分辨出上面的纹理,也是同叶片一样毫无顾忌地舒展开去,一簇簇的,像极了迸溅的水花的轨迹,柴火堆里炸裂的火星四溢。

槐圃里的气味总是特别的,尤其在昨天下午一阵微雨过后,那种泥土的腥味、正生长着的草木的芳香和落叶的一丝腐败气息就十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缓缓地弥散开来,飘向整个校园。而我们这些在长廊里徘徊的人,正是这自然气味的初享者。

从前不是没有下过雨,我也不是未曾闻到过雨后清冽的气息,但在槐圃中的那种腐败气味确是不常能遇见的。街边绿化带里的树,秋天寒意侵袭时,那枯黄的失去生气的落叶总是大部分都簌簌凋敝在冷冰冰、硬邦邦的水泥路面上,鲜少被风卷进根系的泥土中,所以叶子化作春泥时的气息自然不甚明显。尤其是在那样逼仄狭小的天地里,所有的味道都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被那些飞驰而过的汽车带走,渐渐消匿不见踪迹。

落叶腐败的气味使我想起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庄,那时在原本的石子路两侧,都有极高极大极密的白杨树,那些树的树冠往往极宽阔的向四处伸展,对面的两棵有时就长着长着,握了手,连成一小块的浓荫。每到夏天,那些一小块的浓荫就会一对对串起来,形成一条长长的浓阴走廊,为我们这些放学回家的孩子提供一个玩闹追赶的好地方。那些年婆娑树影里明亮的点点碎光,曾亲切而温柔地抚过我们的头顶、黑中带红的脸颊和窜来窜去的小小身影,那些在风中欢唱的绿叶,曾应和着我们傻气的欢笑声哗啦啦的响。

再度回乡时,那条穿个单薄点的布鞋都会硌脚的石子路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又光滑又规整的水泥路。坐在爷爷的三轮车上,一路上昂着头都只能看见缓缓飘过的白云的模样,毒辣的太阳将裸露的皮肤都灼得发烫。

那些白杨与我的童年去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