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四年级 写景 559字
2021-05-13 18:21:06

最喜欢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每读到这一句,耳边仿佛可以听见徐徐海风,淙淙流水,一轮满月挂在干净的夜空,映在水面的倒影一片绰约,月光撒在海面上,白茫茫地散着,犹如一个虚幻的世界。

我对月亮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儿时的童谣,“月姥娘。明晃晃,来开门,洗衣裳,穿上看看漂亮不漂亮”。童谣很短,辅以乡音,在我的家乡,这首童谣可能伴随每个人走过童年。而这首童谣的来源,大多都是自己的母亲。在无数个很深的夜里,床头的灯光昏暗,年轻的妈妈轻轻地拍打着自己的婴孩,很小声的哼唱这首歌,看着乖乖安静地睡在自己怀里,整个世界都变得如此的单纯而美好!

小时候我就在想,“月姥娘”会不会是我姥娘那个样子呢?如果是的话,那她穿的衣服,一定也会有我姥娘衣服的那种花样!如果我去她家,她会不会也和我的姥娘那样,在我和妈妈要走的时候,一个人送我们好远?或者,把我们带给她的东西,悄悄塞进我们的车里,我们回家才能发现?发着黄光的电灯泡,和天上的月亮,一个这么近这么亮,一个那么远那么暗,相互照应着,使我的童年不至于这么的昏暗。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年求学,关于家乡的一切也只能靠回忆支撑,但是月亮依旧在每个晚上照常出现。现在的月亮,是家乡的月亮,也是儿时的月亮,但是我已经不是儿时的我,“月姥娘”也渐渐在我的心底,越沉越深……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情感真挚,非常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形象,以及对童年记忆的回忆。作者通过引用张九龄的诗句和童谣来表达对月亮的感知,同时也通过个人经历来阐述月亮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尝试了通过月亮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一些更深远的情感。整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月亮的热爱和情感,读来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如果要提高这篇文章的话,还可以在语言和结构上多加一些改进,使文章更加流畅和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