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来家做客,主人一定会请上一杯香喷喷的、沁人心脾的茶。中国历史上,茶叶从古至今大约有5000年历史。让我们翻开那一本历史书页,一起看看中国茶的历史吧!
神农尝百草,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吧!要不是茶叶帮忙解毒,神农早就会中毒身亡了。并且在那个时候,茶叶也就有了自己多姿多彩的演变过程。到东汉末代至三国时期,茶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饮品。但只是普普通通的汤水,并没有对茶叶进行什么改变。三国时期的“古汉语训诂学者”张揖在《广雅》中有写道,将茶叶做成茶饼,碾成粉末状之后放入葱、姜等作料,放入锅中烹制。其中有明确指出,茶是用于醒酒的饮品。而唐朝时期,人们不在加有佐料,用茶罗过滤后,加到水中滚上三滚,即可饮用。甚至有的贵族不再用陶器饮茶,而是用铁,铜,银,甚至是金碗进行饮茶。宋代以后,茶基本上可以说是茶喻户晓。各种各样的茶工艺数之不尽。
每次品上一杯茶,我都总是怀着对自然的敬畏,那是工业化流水线无法复制的一种风味。“咕噜噜……”茶杯里放上一些茶叶,再倒一些水,便可以饮用了。闻一闻,淡淡茶的芳香钻进我的鼻子,沁人心脾。忍不住尝上一口,芳香从舌尖上蔓延开来,那味道让我一步仿佛踏入了仙境。茶叶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一样,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的在下面呼呼的睡大觉,有的在上面与别的嬉戏打闹,中间的就更淘气了,你追我赶,可热闹了。仿佛是一瞬间,我好像也成为了里面其中的一员,跟着他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春耕夏坛,秋收冬藏。那看似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中华人民5000年以来的卓绝的智慧。不论深夜,不论寒冬,一杯茶叶下肚,一切烦恼与苦闷都能得到最妥帖的安放。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有条理性,取材真实,语言生动,见地独到,情感细腻。为了更好地介绍事物,作者不仅娴熟、准确地运用了说明方法,还选取了平实的语言风格,文章严谨、朴实,清晰、流畅,很有吸引力。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创作前做了充足的资料收集和观察积累。文章主题独特,介绍详尽,引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