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珠的旅行

四年级 说明文 793字
2022-05-20 13:25:13

大家好,我是一颗小水珠,对于覆盖全球五分之四的水,我只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

现在正是夏天,我和朋友们正准备再一次的旅行呢。

随着气温的增高,我和朋友们也就慢慢蒸发成人们说的“水汽”,慢悠悠地向空中飞去,一直升到了有几千米的高空,这时,我们就变成了云。我正俯视着地面的风景,一阵大风把我给吹走了,想:这风真是的,我还没欣赏够呢!我们随风旅行。飘啊飘啊,看见了森林、草原、山峰……我正美滋滋地欣赏着这辽阔的大地,一团冷空气向我们袭来,我们就变成人们口中的“雨”,从这高空中坠了下去,淅淅沥沥地跑到地上。

一到地上,我们就争先恐后地找沟壑,流啊流啊,我和其中的一部分朋友找到入水口,汇到了小河,又慢慢到了大江,人们给这种现象取了一个名字——“地表径流”。而我们的目的是到江河中去,没有别的办法,只得沿着岩石和泥土的缝隙,下渗到地下,在地下慢慢一点一点聚集起来,终于形成了一股股清澈的地下水,但不能受一点污染,否则要清理好久呢。我们可终于变成了液体,所以就从高往低流,又从陆地流向浩瀚的海洋,人们就给我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地下径流”。

当然,我们也会到别的地方做客。我们涌进大树伯伯和小草哥哥的身体里,帮助它们完成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合体与转化,在它们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我们就通过植物蒸腾的形式,又回到了空中,半路上,我们再次遇到了老朋友-—冷空气,回到了地面上,我们这种情况被人们命名为“陆上内循环”。旅途中,我们帮助人们洗衣、洗菜,又被人们净化,到人体力旅游,又去了动物体内旅游,人和生物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我们。最后,我们又回家了——浩瀚的大海,人们又把这命名为“海陆间循环”。

当然,我们也不会一直留在老家,也常常到邻海做客,人们把它叫“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是我们的出行方式嗯!我又要旅行了,因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没有我们可不行,我要为人类和世间万物做出贡献,所以我才要旅行,再见!

教师点评:小作者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我”,也就是一颗小水珠在夏季时的旅行。跟随“我”和“朋友们”的“足迹”,我们看到水珠们变成水汽飞向天空,变成云俯视着大地,变成雨坠到地上,又在地上汇入河流、大江、海洋,甚至还有一些为动植物和人类提供帮助,也因为“我要为人类和世间万物做出贡献”这一愿望的表露,简单的旅行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寓意,文章的意味也更为悠远深厚。不仅如此,小作者还在文中引用了诸多专有名词,如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等,因为结合了“我”的讲述,读者对这些词语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在阅读之余还能收获地理知识,文章也因而集趣味性和科普性于一体。很棒!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流畅的叙述再加上清晰的条理让这场旅行精彩纷呈,也成就了文章的精彩,着实带给人不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