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书架的最上面,有一本封面早已泛黄的书,封面的颜色是已经褪色的橘黄色,一个吹军号的红军战士侧身成为封面的主角,这本书就是《西行漫记》——一本我父亲小时候的书,刚读这本书,对他的名字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叫《西行漫记》呢?后来上网查资料,得知这本书的英文名时则过来其实应该是《红星照耀中国》,尽管《西行漫记》这名字更诗意,我还是觉得前者更贴切些。
斯诺将中国当时的事件记录了下来,一部分通过了别人的口述,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事件活着。在一九三六年这一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成为了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带着关于中国战争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好奇并且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他也成功了,斯诺采访了众多参加过长征的在苏区工作、生活的、战斗的人,这些人里也包括红军的首领与干部,记录下了问题的答案,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斯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那一颗热情的心!
这本书使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内有国民党反动派,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们不屈不挠,勇于抗敌,正是这样的精神才换得后来的胜利。书中毛泽东,周恩来,张学良等伟人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红军的精神代代相传,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弘扬红军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为国家做贡献。
这本书最主要的还是它的真实性,里面所描绘的画面就像一部部电影一般,将红军如何过关斩将、披荆斩棘的地取得革命胜利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场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如毛泽东所写的诗,红军为了革命是无所畏惧的,不论男女也不论老少,他们都有一颗想要保家卫国的炽热之心。让我感惊讶和敬佩的是长征。长征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他们翻越了十八座山脉,其中有五座终年积雪,渡过了二十四条河流,经过了十二个省份,占领了六十二座城镇,穿越了当时未开化的六个民族聚居地……在长征期间,红军战士们不仅要与国民党的人对抗,还要克服环境上出现的问题,粮食、衣服,这些事也要应对。在长征途中,有千千万万的人饿死,又有千千万万的人在翻雪山时因为天气太冷而被冻死,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仍然愿意为革命付出代价,哪怕这个代价是他们的生命。“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便是红军们长征结束的反应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概念,领会到它为什么那么充满魅力,让那么多人所吸引和加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蹶不振,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盼望中国共产党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在后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征和各种磨难,锻炼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改变了中国的状况,直到如今也努力为了建设更好的中国努力着。经过八十余年的洗礼,对于一个人而言或许足够苍老;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却历久弥新。斯诺在书中说过:“共产党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南北角,也必将照耀全中国!”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书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作者的感悟不仅真切,还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