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研读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丛书》那种思想贯彻于我的脑海中,那种精神融入我的骨血里,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我反复理解,咬文嚼字从字缝中看懂了许多道理,才明白其伟大和意义所在。
该从书分别从哲学、经济、法治、文化、历史、外交等12个方面,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主线、主要观点和核心要义。分析这一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究从总体上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内在逻辑,呈现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可谓是“国学思想的好书啊!”
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我依昔记得曲青山院长所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困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奋斗后赢得未来的一百年。”
是啊,国之复兴,国之强盛是多么地不易啊!每当站立于国旗台下,耳畔传来的阵阵国歌声,我目视着那鲜红的国旗在风中飘荡徐徐上升,见证着国家的日益美好……心有暖流使之热血滚滚。躬逢盛世,时不我待——可为与有为之我思。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躬逢盛世,时不我待。
回溯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一代代英雄巨擘胼手胝足,皓首穷经,焚膏继晷,披荆斩棘,舍身为法,不顾自身安危,用血肉之躯,永不泯灭的坚毅精神为子孙后代开辟出了一条光明的希望之路,他们义无反顾的将自己化为一片又一片的浪花,奔涌在时代的大江大河之中,他们用行动,让时间更有深度,时光荏苒,步履不息。
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至如今的改革开放,从讯翁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弃医从文到如今的兼容并包,从张骞的凿空之行到如今的一带一路,追求外交和谐共处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歇。正如习大大所说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保持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下,也不断汲取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抚今追昔,从两弹一星到天文探索,从绿皮火车到闻名于世的中国高铁,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共和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大国风采正在归来,我们不能忘却曾经的一无所有,更无法释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辛历程,这一路走来多少无名的战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有的甚至身首异处,尸骨无存。多少位默默无闻的付出者埋没在了时代的历史长河之中。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对于烈士家属来说是一种慰籍,对于国家而言则是一种无价的损失。如今的太平盛世,山河远阔,万家灯火通明无处不充满着和谐与美好,但绝不能忘了的是这好日子是因谁而得?因何而来?我国的近代史是屈辱史,在那黑暗且迷茫的时候,是那些先辈们和明志之士站出来用血汗甚至是生命去换来的啊!
今天十二月十三号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在升旗的时候进行了鸣声悼念。我再次看着红旗升起,突然传来了默哀的鸣声使之陷入了沉思,那一刻大家不再有说笑,场面变得一度庄周,肃静!一缕缕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恍惚间我眼中浮让漾的是“战火硝烟,血流成河,尸骸遍野,喊叫动天”的凄凉画面。一想到这些内心好阵心酸,那种滋味涌在心头是不好受的,眼泪悄然从眼角中蹦出了些。鸣声停了许久,阳光的温暖印到我的脸上,似乎看到了新生和希望!想起了研学时那刻在墙上的那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历史在发展,时代再进步。习大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十九大召开习大大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强调了“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接过传承的火炬,身负国之重任,应当“有为”不负相传,不负盛世,无愧自我,无愧时代,不负青春朝华,不负国之重望!
“春风十里扬州路,寒载朝里苦书读。血色长征红军道,荆棘丛岭少年行。”现我们拥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身处在这如此好的时代……就更应该奋发图强,懂得珍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吾辈当自强!生逢盛世应有为,不负朝华展风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有人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