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是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个体力量是国家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当这熟悉的旋律在影院响起,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感动与自豪。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七个经典瞬间,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无数中国人的心血与热爱。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宏大叙事、家国情怀,而是通过七个故事,七个关于普通人为开国大典而奋斗的故事来阐述人民与祖国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故事《前夜》,这个故事叙述了在开国大典前一天,升旗组的工作人员们的奋斗故事。那时的中国,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尚未富强,升旗用的材料、装置都十分普通,甚至五星红旗的红绸都是百姓们凑出来的。但后来我发现,开国大典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庆典。这时,庆典就不仅仅是一个庆典了,而是28年革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血泪史的浓缩与写照。无论是升旗组,还是人工组,抑或是危急时刻救场的百姓,都好似是革命历程的战争中的不同部门、岗位、群体,凝聚为一股强大的合力。
而临近验收前的一次次纰漏,就像是战争中一次次的危急时刻,令人绝望、想要放弃,但中华文化之所以面临一次次重大的危机,却还是源远流长,就是因为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永不放弃的信念,他们在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垂危时,凭借着铁打的韧劲拯救了华夏文明。
所以纵观影片,其实七个导演的七个故事,就好似七股力量,共同打造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佳作,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呢?
所以,电影里并没有什么宏大叙事、家国情怀,因为加国情怀的本质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力量与奋斗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