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男孩子,同学们都称我为“热心肠”。而我这副好心肠来源于我的外婆,是外婆的熏陶让我从小懂得要与人为善。这事还得从那香甜的酸枣说起。
外婆是住在乡下,每到放假我都会回到外婆家,那时的外婆精力充沛,只要我去到她家,外婆就会做好多好吃的给我。
外婆是一位烹饪高手,烧的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外婆制作的腌腊肉我们每年都能吃到七月份。每次蒸小笼包时,外婆都会做我特别爱吃的豆沙包,那个甜劲儿,直甜到我的心底。而我最爱吃的,其实是外婆做的酸枣,捏一只咬在唇间,脆脆的,酒香淡淡,甜美无比。
每到八月份,外婆家的几棵大枣树上早就挂满了快要成熟的枣儿,一个个在树叶间泛着青光,特别惹人喜爱。每到这时候,外婆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做酸枣了。做酸枣很讲究,不能用棍棒打着,以免枣儿受伤,破皮或形成结块,只能用手摘或者在树下铺先麦草,然后轻摇枝条。随着外婆一声立下,我们几个表兄妹就会像猴子一样爬上树,摘的摘,摇的摇,欢笑声和枣儿们一起落的满地都是,外婆便笑成了一朵花。
接着,便是分拣。要把那些红透了的剔除,做酸枣不能用全红的枣子,那样的枣子用酒一泡就烂,保存时间短。枣儿挑好之后,便用清水把它们冲洗干净,摊在凉席上晾干。随后,外婆开始擦洗一个又一个青花瓷坛,这活儿她不让我们干,怕我们笨手笨脚,把她的宝贝给打碎了。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就让那些微红或乳白的枣儿在白酒里打滚儿,然后捞出来后封到坛子里。
酸枣是营养丰富的补品,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预防老年人骨质松疏,还能补血、增强食欲,所以外婆每年都要做上好几十坛。每每望着那一排排的坛子,我总是说这么多哪里吃得完,外婆这时就会笑眯眯的说:“自家桌上有馒头,要舍得拿一个给路过的乞丐;自家里有盈余,要知道帮衬亲友。我的酸枣好吃,惦记它的可不止你一个小馋虫呢!”
外婆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十多天后,第一批酸枣出坛了,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还没吃上几粒,外婆便让大家分头行动,给左邻右舍的小孩子各送上一碗。一时间酸枣的香味在巷子里四处飘散。哪家的好姐妹生病了,外婆便拿一坛酸枣给她补身子。
一转眼,过年了,外婆房间里的礼物是最多的。我问大舅妈这是为什么?大舅妈说:“外婆这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呀!人家都来报恩呢!你呀,不能只惦记着外婆的酸枣好吃,还得向外婆学习做人的道理,要多帮助别人。”从那时候起,一颗叫做助人为乐的种子便悄然落进了我的心田,生根开花……
现在的我步入了初中,外婆的身体也没有往日的精力充沛,外婆也离开了乡下,来到县城和大舅妈住在一起,现在外婆家的那几枣树早已没有往日的生机勃勃。虽然尝不到外婆的酸枣了,但是外婆那的美好品德永远存在,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的外婆一样,心怀善良,以爱拥抱世界。
教师点评:外婆家的味道,这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一块乐土,惹人怀念。小作者通过回忆外婆做酸枣起笔,把做酸枣的过程与细节一层层展开,让读者被所描绘的酸枣味道勾得口水直流,之后通过描述吃酸枣的好处引出了外婆送酸枣的行为,让读者渐渐地被外婆与人为善的性格而感染、感动。在小作者的笔下,外婆的一语一笑,一抬手一投足,都有了画面感——一个善良的老太太形象跃然于纸上,外婆所做的善美之事,真让人感到温馨。文章用动人的笔触真正刻画出外婆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感情,于朴实中见善良,读来给人启发与感动。将平凡小事写出了不平凡,体现了深厚的生活积淀和很强的感受力,很棒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