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拖地,累吗?累!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说。没关系,有我呢,我来想办法让拖地变成一种享受。
每逢看见我那双拖鞋,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我的奶奶。那可是奶奶亲手为我做的七岁生日礼物了!小时候我和奶奶生活在农村,乡村都是泥土,每逢下雨天都会溅一身泥巴,每次放学回来,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花猫了,奶奶看着我满脚污泥的样子,就连夜为我做了一双拖鞋,在我七岁生日时送给了我。
我穿好了衣服想下床伸脚去穿拖鞋。突然,我发现少了一只拖鞋。咦,那只拖鞋到那里去了?我想一定是在床底下。我就翻身下了床,蹲下身子寻找起来。可是,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怎么办?难道这一只拖鞋会不翼而飞了吗?于是,我就问奶奶:“奶奶。我的拖鞋你动过没有?为什么我的一只拖鞋不见了?你知道它在那里吗?”奶奶说:“不知道。我没有动过你的拖鞋。你自己找找看,不要老是问我要东西。”我就再在整个房间里面找。
我找啊找,还是没有找到。我开始不耐烦了,气冲冲地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好象有谁欠了我钱没有归还似的。奶奶看见了就走过来帮我找了起来。一会儿,奶奶说:“你的拖鞋我找到了。”我听了赶紧去看。我看到奶奶手里面果然拿着我穿的一只不见了的拖鞋。我问:“奶奶,你从哪里找到的?”奶奶告诉我说:“是那只大猫把它拖去给小猫当床了。所以,你就找不到了。”我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怪不得我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奶奶又对我说:“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都要动脑筋去做,否则,就会做不好事情的!”我听了连连点头,说:“奶奶,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更加有耐心,动脑筋的。
教师点评:拖鞋出自“奶奶”之手,装满了“奶奶”对“我”的爱;拖鞋是“我”生活中常用之物,承载了“我”诸多的记忆,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可见,小作者选择“拖鞋”作为叙述对象,是有迹可循的。但文章的思路真是令人捉摸不透,看第一段以为是想介绍一款能拖地的鞋,到第二段又感觉文章的中心是围绕“奶奶帮我做的拖鞋”,结果看到后面发觉在讲述“找拖鞋”的故事,所以小作者究竟想写的是什么?乱写一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不是创作应有的态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