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间,一抹绿烈烈撞入眼眸,猝不及防,是竹子。
暮春时节,本就多雨,春残携晚景,百花竞凋零,唯有竹毅然傲立于泥工之上,又仿佛脱离于淤土之中。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委婉细腻的曼妙,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他青竹直立,质朴、正直,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傲然挺立、坚忍不拔的 品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的就是如此吧!
走入竹林,风起,“穿林打叶”总算了解到乾隆爱行的原因,每日在竹林醉醒,睁眼便是半墙如画的竹影,听着林枝间的莺啼鸟鸣,真是好不惬意。
漫步其间,望着竹身上一个个人工豁口与仍笔直的竹群,内心不由得想那位诗人,杜甫。如果说,一整个盛唐的飘逸都浸泡在李白的酒中,那一整个盛唐的沉郁都藏匿在杜甫的脚下。他一生悲凉,却以殷殷之心悲悯人世他颠沛流离,却以一腔热忱拥抱世间。“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他不言放弃,将一生的豪情壮志付于百姓,他眼观沧海又品人生疾苦,但他仍在奋斗,他写下诗句,留名千古,让世人都品味他逆境生存的坚辛就如这竹子般。正如诗句“玉可碎而不可毁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断其节”。纵使一时“摧眉折腰”但如竹般“身临屈有骨折”只要“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而我,也需如此。
竹,苍翠而劲挺,它没有梅“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看”的傲骨,也没有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淡雅,但它“一节复一节,干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扰蜂与蝶”。
如竹般奋斗坚强,我永远欣赏它万年常青与亘古笔直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