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年级 状物 719字
2023-01-19 14:15:27

北京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期最长的工程量,最大的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到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的象征与骄傲。

“我”诞生于西周时期。在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想要将秦、燕三国赶尽杀绝,秦国为了想要抵御匈奴的前进,昭王便下令让北部边境的军队修建长城,并且驻守长城。可想而知“我”的作用就是防止敌人的攻击,可以让军队更好埋伏,所以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才统一天下。

说到修建,“我”可就要好好夸夸当时的古代人们了。那时可是没有像如今这样优良的建筑材料怎么办呢?人们就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采用现有的材料来使用,因此,有了这条原则,所以创造了许多的结构方法。有块石、片石、砖石等混合物,在沙漠中,还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沙粒层层铺筑。在今甘肃,新疆还保留着2000多年前这种修建的遗迹呢!

可惜的是,“我”的身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墙体和遗址总以不达到2500公里,不少烽火台由瓦砖脱落和部分墙体倾斜的状况,有些经风雨侵蚀已被掏空,留下数大个大窟窿,可能一场暴风雨来临就会坍塌。“我”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和人为。因为在建设项目上,有些人为了经济能有更高收入,就盲目开展导致土地松动,不少建筑都会坍塌下来。

但“我”的,良辰美景可不比皇家园林要差哦!来到脚下,远远望去,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一片苍翠;一座座山峦,好似东方明珠塔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给边缘戴上了一个光环;极目远眺,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中间盘旋……

总言而之,不管是站在长城的轻装,还是欣赏着动人的风景时,心中无疑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座雄伟的建筑中蕴含了当时人类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这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依照了合理的顺序对事物做了描写和介绍。文章以“我”的视角介绍长城,别具特色。文章对于长城的由来建造过程以及发展都有十分详细的介绍,文章内容十分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