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状物 765字
2022-12-23 18:32:37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世间爱牡丹者甚多,爱菊者陶后鲜有闻,爱莲者屈指可数,差不多如周敦颐所言“同予者何人”。

品鉴《爱莲说》,心中对莲花的喜爱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与洒脱的胸襟。

闲暇之余,漫步于池塘边。几朵莲花绽放,花梗顶端生出花来,花瓣重重叠叠,颜色鲜艳美丽。满池塘粉红中,忽见一抹嫣红。看似闲适懒散地微伸着枝叶,被周围的莲花所簇拥着。忽然又想到了周敦颐对莲花的描写: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做人也要像莲花一样啊!坚贞、纯洁、无邪、清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为花之君子,我们也应当学习它的坚贞、纯洁、无邪、清正。不被世俗所困,超脱物外,不染纤尘,方为君子。

周敦颐将自已比喻为莲花,颇有些孤芳自赏的意味。也有些“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无奈。他没有如陶渊明那般退避世俗,而是选择在浊世中独守自己的那一份清白,不被世事沾染。

我忽也愿作一朵莲花,闲散地立于池塘中,不与百花混芳尘,心中自成一片天地。不嫉妒牡丹的富贵娇美,不羡慕菊花之“隐逸自由”,只是坚守着自己的清白,令人不由感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万紫千红的春季,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莲花不选择在百般红紫展露芳华的时节出现,反而选择在夏季于池塘中央绽放。它也许是不屑于去与百花争斗自己的芳香美丽,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中,没有去共饮一杯;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中,也没有放弃清白,自甘堕落。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菊隐逸于林,避开浑浊的尘市。莲在凡尘的污浊中选择独守自己的清白,可谓之“大隐”。爱莲者,找到了自己的“空之境”,即使身处窘迫之境,也依然谈笑风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思路流畅,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