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随想

三年级 状物 1054字
2022-11-22 07:30:32

直到坐上这艘大红灯笼高高悬挂的船,我才确确实实感受到,我们正在扬州温柔的怀抱中。

是的,繁华街景,高楼林立,每个城市都可以做到。唯有水波澹澹洪波涌起的古运河,才是扬州独有的对外名片,打着独属扬州的印记。

泛楼船兮“扬”素波,扬州,扬州,若是水波不兴,恰如美人失了一双流波妙目,终是缺份风韵。游于运河,大家心有灵犀,熄了船内灯光,只余灯笼高悬,于是便有了幽幽古意。《梁祝》之音萦于耳畔,我半靠身子,倚窗而观:岸边垂柳轻飏,妩媚恰如少女含羞侍立;灯光共水波一色,水纹涟漪被风惊扰,一颤一颤。此时此际,虽无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感,却自有一分清新逸致在。

背景音乐不知何时替换,幽幽女子在唱着“烟花三月是喝不完的酒”。的确,景色醉人人更醉,凝视着流光徘徊、宛如铺满碎银的河面,我在遐想着这条与扬州同寿的大运河。两千年的历史加诸彼身,可它竟无一丝衰老沧桑之态,反而继续焕发着青春活力,为人类造福!它的出世伴随着铁与火,当鲜血染红河面时,它默默无言,包容接受;当硝烟散尽、烽火灰飞烟灭时,它鲜活如初,竟哺育出一座邗城,养活了城中百姓;当隋炀帝荒淫暴虐,建造水殿龙舟,征发百万纤夫只为一赏琼花仙姿时,它只是充当帝王游乐的工具,黯然中扬起悲愤的波澜;当隋炀帝为天下诛、身死江都时,它重新舞成了一条连接南北的丝带,造福千万百姓。鉴真东渡始于是,马可·波罗入元始于是“扬州八怪”吃它的水长大,朱自清更是念念不忘“我是扬州人”……繁华事散逐香尘,冉冉物华已休,唯有运河水,无语长流。

逝者已如斯,当时的那些金戈铁马,烈火烹油已经随波而去,再不回头,何况是今天这样一次微不足道的游览?对阅尽人间的运河而言,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天地既为万物之逆旅,九阳也不过是百代之过客。所以李白才会问一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宋祁才会低吟一声“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吧?既如此,又何必固留尘世?迷惘望向河面,它依旧长流不息,似永不疲倦。幕地,一句诗浮现在我的脑海:“百川东入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心中忽然似有一道闪电:这满河流水,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既然一切都会化为虚无,这水自然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那为什么它坚持了两千年,奋斗了两千年,而且,还要继续流淌下去,哺养一方生灵?既已为沧海之一粟,在永恒前只能算一粒尘埃,为什么还在不懈奔流,造福一方百姓?是的,既然已在世间,怨恨也好,感恩也好,一生已在路上,就如这运河,被开凿出来是为了战争,再度修整是为了享乐,那自怨自艾无用,不如抓紧一刹那,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那些英雄的确已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可他们留下了存在过的证据,一如《马可·波罗游记》,一如郑板桥的《竹石图》,一如朱自清的散文篇篇……他们会被后人铭记,既如此,虽混散又何妨!虽然江山犹是昔人非,可留得清气满乾坤,此身似流水,可意如江月水挂天上!

细细想来,不知船速渐慢,竟发觉已到目的地了。再回首,江水如旧,清澈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