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常隐于叶间,我从未细察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翼薄而透明,上面有些许细小的纹路。蝉只不过是夏天的一小虫,黑色的身躯,看不穿,看不透,却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那天晚上,走过走廊,我忽然听到一种声响。起初只是模糊的,像藏于喉咙间的哽咽,低吼,后来越来越清晰。晚上无法清楚地察看其样貌,却能清晰地听出其怒吼,咆哮,其中蕴含着对微小生命无法改变什么的不甘,对炎炎夏日的不屈,还有身为世间清高生物的孤傲。
人们常会觉得夏日的蝉鸣是多么的磅礴雄伟,却没发觉一只蝉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随便被一个小朋友捉住,用一根绳子一系就动弹不得了,可以说蝉只是一种再微小不过的生物。可是当它们一个一个的连成一群,一群一群的打成一阵的时候,它们的力量就是惊人的,在这寂静的夏夜合奏出了一首此起彼伏,震撼人心的奏鸣曲。
但又有几人知晓,蝉为了安置这种巨大的音乐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被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炎热而漫长的夏季,有了那一声声,一唱一和的蝉鸣相伴,给人带来了许多清凉。
蝉鸣声传得远,还因它居高。它有自己的骄傲,不愿与凡虫为伍。它啜饮的是清露,甘甜的树汁,就像一个清道士。它懂得“居高声自远”,所以它总是立于高枝上,哪怕不借助秋风,也一样把鸣声远远传送。它懂得“人心齐,泰山移”,它悲鸣一个夏季,哀叹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他却唱出了生命之声,将慷慨激昂完全奉献给了世界。
它虽不愿与凡夫同伍,但为了感怀天下,却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化作夏夜里永不间断地鸣叫。蜘蛛只是为了自己织网,蜜蜂能为整个族群共同酿蜜,可是蝉却能联合起来,用燃尽生命的壮烈去感染这个世界,为寂静的夏夜平添了无数
生机。
我认为蜘蛛是节肢动物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者,蜜蜂是小团体主义者,只有蝉是坚守集体主义者。像蝉这样的人不知有多少,像蜜蜂这样的时有听闻然而生活中的蜘蛛却比比皆是。
蝉啊,你在鸣叫之时感受到的,是温暖,还是凄凉?不知你声嘶力竭地用生命唤醒世界时,是否颤抖过,退缩过?不知你在走向死亡时,是否还保持着一种英雄的姿态?
你虽没刻进人的脑海里,却在人的心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让我们浸泡在蝉声的海洋里,深刻,清醒,透彻地思考。
又到夏天,又闻蝉鸣,脑海中不由地响起一首咏蝉的诗: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饮露,居高,声远。愿世间能多一些蝉。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选取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做了介绍,带领读者更多地对事物做了了解和认识。作者借物喻人,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情感,这也让文章的感情和立意都得到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