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红糖

三年级 状物 895字
2022-07-21 23:50:57

众所周知,福安是著名的油茶之乡,这里生产的山茶油有着“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殊不知,这里还有一道美食,它就是被誉为“东方巧克力”的红糖。

红糖,又叫板糖,制作它的原料是甘蔗。先将榨好的甘蔗汁通过管道输送到糖寮的大锅里。随着灶火熊熊燃起,锅里的蔗汁翻腾起来。这时,要把甘蔗汁从第一口锅慢慢地舀到第二口、第三口直到最后一口锅,整个过程被称为“赶水”。此时,上面的白沫全部消失,甘蔗汁由青变黄,开始起泡了。接下来,就要对蔗汁进行“摇瓢”。摇瓢,顾名思义用一个特制的糖瓢在大锅中不停地摇,慢慢的,锅中的糖汁变得粘稠起来,转成了褐红色。接下来将糖稀舀到一个木桶里,并把它倒在竹席上,进行“打耙”。在糖稀快要冷却成型时用钉耙“切割”,割成一块块正方形的糖块。过了一阵子,红糖成型了!乍仔细一看,那糖呈褐红色,“脸上”还有一些芝麻大小的白色“雀斑”,上下两面摸起来十分光滑,前后左右则有些粗糙。将冷却后的糖块装进盒子里,这就是可以售卖的“板糖”了。

红糖看似普通,但要说起它的吃法来,可谓是五花八门。

当糖稀被倒在席子上时,用削好的甘蔗头一蘸,随即不停旋转,糖浆便黏在了甘蔗上,这便是绝世美味——“糖锤”了!这糖锤不像成型后的红糖那般硬,放在嘴里热乎乎的,吃着吃着,有的糖浆黏在牙齿上还舍不得下来了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将红糖咬着吃。一拿起来,那诱人的香味便牵住了你的鼻子,渐渐的,连你的嘴唇、牙齿和舌头都抵挡不住,它们只能乖乖打开“城门”,请糖入口,那酥酥脆脆的口感,那甜度适中的味道,会让你彻底臣服在它的脚下,难怪它有“东方巧克力”的美名呀!

由于红糖有着红红火火的寓意,所以它比巧克力有更多的妙处。春节临近,在闽东多地,过小年都要用到红糖祭灶,将红糖叠加放在盘子里供在灶公灶婆前,祈求灶公灶婆享用之后上天说好话、奏好事。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还会在茶盅里放入捣成粉末的红糖,加入花生红枣搅拌成糖茶(做年茶),端给来串门的邻里乡亲喝,红糖和姜一起熬成的红糖姜汁,也成为街市上豆腐脑的好佐料,一碗红糖姜汁豆腐脑,让多少福安人为之倾心不已、垂涎三尺啊!

酥脆可口,用途广泛,寓意美好,这样的“东方巧克力”—一红糖,你值得拥有!

教师点评:看完这篇文章,对于读者而言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又认识到了新的事物,了解到了世界上的一种美食。文章的开篇便已非常有趣,先说“东方橄榄油”福安山茶油,但却笔锋一转,由此引出文章真正的主角“东方巧克力”福安红糖,一开始便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梳理文章的脉络,可见小作者是一位十分沉稳的人,能够将制作红糖那繁复的过程细细道来,“先”“随着”“这时”“接下来”等等这些衔接词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整个自然段读下来十分流畅,看来,小作者也具备着很强的表达能力。介绍完制作,文章转向了诱人的“吃法”环节,无论是“糖锤”还是“打开味觉的城门”,都清晰地传递出了食物的魅力,而且,从制作转向吃法,小作者只用了寥寥数语便已自然过渡,属实难得。除了这些以外,文章并不存在多余的用语,开篇有提到福安红糖“东方巧克力”的美誉,以这一美称为线索,小作者展开了对福安红糖的介绍,在似巧克力的同时,它有着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文化与浪漫,了解福安红糖,倾心于福安红糖,是对美食的追求,是对生活红红火火的向往,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