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不清是什么时候与汉字结下的缘,但每一次将墨汁倒入砚台,嗅着弥漫在空气里的浓浓墨香时,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曾记得,那时最喜欢的字体是草书。我曾对着怀素的《自叙帖》感叹那如铁画银钩般的有力笔画;曾沉浸于皇象的《急就章》的古朴典雅,向往过那狂放而富有动态的字迹。捧宣纸在手,那上面的一笔一画都好似冲破了空间的束缚,呼之欲出。在那时,草书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姿态。再后来,我不得不学了楷书。初学时,我很不耐烦一笔一笔慢慢写,总是嫌麻烦。可是后来我也渐渐迷上了楷书
的美观端正。在众多字体中,我最喜欢的当属柳体了,它既继承了颜体的饱满圆浑,又融入了欧体的峻峭挺拔,结构唯美,骨力丰盈,好似一株梅花,优雅地轻轻开放;又好似雪中的松树,屹立不倒而又青葱翠绿,只一眼,便能忘记所有的忧愁与烦恼。渐渐地,在我心里,楷书成了最美的姿态。无论是圆润婉转的大小篆,还是活跃优美的草体,抑或是翩若惊鸿的行书,端端正正的楷书,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氤氲的水墨香气,留下了最美的姿态。捧一卷宣纸在手,轻轻翻开,点横撇捺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造就了最美的中国汉字,温和而又铁骨铮铮,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