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如人一般,各有千秋,没有最好之分。有的人喜欢花枝招展的桃树;有的人喜欢贺知章笔下的垂柳;有的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我却喜欢高风亮节,顶天立地的竹子。竹子令我感到朴实无华,却四季常青。
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它一节接着一节,一节长罢,相接的一节会继续生长,似直入云霄,勇往直前。竹子的叶子很细,轻轻摸着竹叶的边手上传来阵阵刺痛,没想到竹叶还挺锋利嘞!竹子的枝条在竹节上生长,也是细细长长,竹枝上的叶子,一片一片的,细小的叶子不似指宽,但是在竹林下方望去,一片片竹叶细细密密,纵横交错,好似遮天蔽日,这便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场景。
竹子,是大名鼎鼎的岁寒三友之一,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竹”。竹子就算弯曲也会再次直起,有一种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的气势。它坚韧不拔,无比地顽强。虽然竹子看起来无比脆弱,可是它以柔克刚,张弛有度。我记得有一场鹅毛大雪,雪堆积在竹子上,竹子依然雄健地挺起地胸膛,咬定青山,永远不服输的场面令我终生难忘,这不正是郑板桥笔下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吗?竹子,好似一位勇士,刚正不阿,只留清白在人间,身正不怕影子斜亦是他的代名词。它虽然腹中空虚,但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品格。它虽不像桂花那样浓香优雅,可是我觉得,竹子有一股清香,在香味中,有一股坚定的味道;有一股刚正的味道;有一股踏实的味道!
竹子,我的植物朋友,也许你不曾认识我,我的身边却处处存在你的身影,你的精神鼓舞着我;你的气节激励着我,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的榜样,感谢你的无私与奉献,使我受益终身。”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描写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观察细致,用词生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文章从第二段开始,开始重点描写竹子的特点,但是第一段与后面的段歧义较大。第一段表述了作者和其他人对植物的不同偏好,但是并没有与竹子联系起来,有些突兀。其次,文章有些情感化和主观化,如“竹子,我的植物朋友,也许你不曾认识我,我的身边却处处存在你的身影”,夹杂了太多个人情感和想象,影响了作文的客观性。建议在写作时,更加严谨和客观,同时注意段落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