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盛产姜,因为它的皮是白色的,所以被称为白姜。它不仅是家家户户的调味品,也是家乡人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白姜迎来了它的盛产期。此时,田野里绿油油的,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但如果细看,你会发现有几片叶子是黄色的,这些就是白姜。它们隐藏在绿叶之中,既不显眼也不夺目,默默地生长着。但是,等到秋收的时候,它们会脱下黄衣裳,露出白白的身体,与绿叶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春雨绵绵,白姜便开始生长。你瞧,一棵棵白姜破土而出,那嫩嫩的、绿绿的叶子,多像婴儿的手啊!在春雨的滋润下,它们欢快地舒展着,似乎在告诉我们:“我来了,我来了。”
随着天气渐渐变热,白姜也开始长大了。那叶子变得更加翠绿,还长出了许多嫩芽。它们向着阳光拼命地生长,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虽然摇摇晃晃,但又充满了生机。如果你摘一片嫩芽,会发现它的顶端有一个小黄点,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
到了七月,白姜已经长成了一大片,郁郁葱葱,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此时,它们不再是小小的嫩芽,而是一棵棵高大的植株。它们长着许多叶子,有的像剑一样锋利,有的像蒲扇一样宽大。这些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块块翡翠。
到了九月,白姜已经长得非常茂盛,它的根也开始生长。如果你挖开泥土,会发现它的根茎非常粗壮,有的甚至有拇指那么粗。这些根茎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像一条条长长的白色蚯蚓。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们上有许多白色的根须,这就是白姜的根。白姜的根是白色的,因此被称为白姜。
到了十月,白姜的叶子开始变黄,这时候是收姜的时候了。农民们把白姜挖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等到它变得又白又脆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白姜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生吃口感脆爽,煮熟后则有淡淡的甜味。当然,最好的吃法还是把它做成调料。姜的辣味可以驱寒,还能提神醒脑。每当我吃到妈妈做的菜里加了白姜,就会想起家乡那片绿油油的田野。
我爱家乡的白姜,因为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代表着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师点评:“说到姜,我便想起了外婆”,文章以“白姜”为线索,叙述了“我”看到“外婆”做白姜时的幸福感受,赞美了 “外婆”的慈爱、善良与心灵手巧,表达了“我”对老人的赞美、感恩与怀念之情,小作者巧妙借助“白姜”来推动情节,表现人物,表达情感,构思巧妙。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具体、实在,生动感人,无疑是一篇构思巧妙、颇有情味的记叙性散文。但是结尾几段脱离了“白姜”,未能贯彻“外婆似姜”的中心,“干姜”的出场目的也不清晰,而且倒数第三段明确表示“外婆因病离开了人世”,倒数第二段却又在“放学回家时看到了外婆”,这里的情节设计令人疑惑,整体看来有些虎头蛇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