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窄的朱红门,不大的四方庭院,承载着童年的美好回忆,那里有生命里最美的风景。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破旧的收音机,不急不缓吞吐歌词,与断续磁音和鸣。歌声萦绕耳畔,牵引着我走入生命深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赤色晕染天边,顺着南山绵延,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延伸至村里。青砖灰瓦,梨树随风婆娑,簌簌有声。已至黄昏,独有个黄莺在枝头名著。我独坐在木藤椅上,静默着消磨时光,乡村的生活总是枯燥又乏味,不变的景致,不改的人情味,日复一日的花开花落,是我贫瘠的童年。
咯吱咯吱,大门锈迹斑驳,缓缓打开,外婆步履沉重,踏入庭院,周遭弥漫着疲倦,眸中却是清亮。衣角蹁跹,散着极轻极淡的皂角香。笑容在脸上洋溢,像一朵绽放的野菊花。她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老式收音机,大概有些年头了,金属外壳散着暗淡,此刻正安安静静的躺在外婆布满老茧的手上,熠熠生辉。出乎意料的喜悦在心中四溢。外婆摆弄着收音机,将家中仅有的磁带填进,不一会儿就有了声。我听它浅吟低唱: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树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皱纹了……
歌声婉转,和着断续磁音,淌入耳畔。梨花盛满月光,细细碎碎在地上铺洒。我仿佛深陷进温柔乡,被甜谧新奇裹挟。
草长莺飞四野,月白风清梨花。一盏皎月懒洋洋的缀在南山头,和泠泠溪水打个照面。庭院里,晚风和核桃树叶悄悄絮语。核桃树下,木藤椅一搭没一搭的晃,我倚靠在外婆宽厚又温暖的肩膀上,收音机不急不缓吞吐歌词,吱吱呀呀和着断续磁音,悦耳动听。
我侧头看向外婆,不知是月亮撒下银白的光,还是岁月攀上外婆鬓角。皱纹也一弯一弯烙在眼尾,似是绽放的雏菊,倒是增添了些许慈祥的笑意。我牵起外婆的手,干涸的裂口和那厚茧在手心磨娑,有些痒却也着实暖和。
"您要是能陪我一辈子就好了。
"那当然,阿婆可是要看囡囡长大成人!"
"拉钩。"
临近春三月,我也到了读书的年纪,离别之时,外婆匆匆从屋中走出,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掏出那台收音机,塞入我怀中。她殷切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要考个好大学,,一切恍若当年,可时间又都去哪儿了?外婆的眼睛花了每日柴米油盐酱醋茶,转眼间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几回往事一残阳,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故乡,再次踏进青砖灰瓦。庭院经过雨水洗礼,岁月磨搓显得更为深邃。枯燥又乏味的景致,却轻易勾起心中美好回忆。答案已明了,有亲人在身旁,途经的皆是最美的风景。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