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

三年级 应用文 1028字
2023-11-25 23:38:36

我的故乡在那良。

与大多数孩子眼中的故居一样,是个农家闲居之处。远离尘嚣,与世事隔绝;幽香清静,胜桃花源里。山间雾锁烟迷;竹林鸟语啁啾;泉水潺潺流淌。远远瞧见砖瓦房上腾起的袅袅炊烟,正与远岸的朝阳相映成趣。林中雾气渐散,却嗅出一丝甘甜,似花儿蘸露,又似新草破土。只叫人快活不是,不快活也不是。

城里孩儿和乡下孩儿早已嬉闹在一起,只见那乡下的道:“我们比抓蟋蟀吧!”那城里孩儿害怕昆虫,听见蟋蟀二字,便萌生了退却之意。但听到对方口气甚是挑衅,好胜之下哪敢示弱,便和乡下的一块伏在草地上。那城里的哪比得过乡下的一般迅捷,加之生性胆怯。一个时辰下来,竟然一只也抓不到,便转而瞥向对方。那乡下的精力竟是不减,扑伏之间与初时无异,却是更加惊叹了。看见其腰间网篓共有蟋蟀六七八只,便急中生智。

那乡下的抓蟋蟀抓入了迷,那还管什么比试不比试的,更别说他的玩伴了。他伏在地上细细寻索先前消失的蟋蟀,但感腰间一阵瘙痒。转头一看,却是一群蟋蟀乱蹦。原是网篓破开了一个口,蟋蟀已尽数跑掉,又见玩伴憋笑,便气得和他厮斗在一起。那乡下孩童虽感力竭,出手倒是不弱。先是把对方摔在一旁,便直接骑上来空拳白手的揍了起来。那城里的哪知他这么能打,一面用手护着脸,一面大声叫喊,心中暗暗叫苦。若非有亲人赶来,只怕这张俊脸不保了。

然而终究是孩童间的嬉闹,也许几天后,便可见他们欢蹦乱跳。还有什么,比这乡间田野,更能治愈人心呢?

晌午一到,大地便金光夺目。人们一吃过午饭,便都早早午休了。只能听到几处树木传来的蝉鸣,或是门前的猫叫声。猫儿素来喜静,也知道此时无人,便出来走动。倘若心神不宁,便可翻身下床,招呼过后向竹林走去。竹林之妙,其妙有三,便是清幽、安宁、宜人。尤其在这午后。待寻得一块大石,便可在上边盘坐,慢慢感受这山间的元素。林间自是鸟叫虫鸣。但好在在泉水汩汩流淌,忽而又感全身微暖,随后传来沙沙声响。原是有山风吹过,这风虽带走几分寒意,却也卸下了几分烦意,竟不知是热还是冷,真是叫人舒服!树荫不住地晃着,万物在此风中,逐渐归于宁静……

天际边的残阳,点缀了云朵,装饰了大地,照的人心里痒痒。晚风吹拂大地,闹得林中簌簌声起,宣示黑夜将至。待至深夜,已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唯见远处灯光暗闪,与天上繁星点点。睁眼间,仿佛置身于浩瀚星河。神思迷离之际,竟忘了身旁的狗吠与虫鸣。但觉寒气刺骨,彷徨间,才发现自己入了迷,痴醉在此天地间。啊,此后再也找不到第二片这样的故居了。它将是我记忆最深处的一片宁静了。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