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在抑扬顿挫里低回不尽;在鸟兽鱼虫中描临自然。它是泱泱中华5000年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世界东方的一束耀眼光芒!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恍恍惚惚间,我仿佛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唐朝,看到了衣着朴素的他……
战楼上的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一只孤雁孤零零的在边塞上空盘旋、哀鸣。只见他一袭素衣,手上端着一杯茶,眉眼间充斥着忧心,正急切的往远方眺望,妄想从那儿看到些什么。可远处只有那连绵不断的黑烟在缓缓升上天空,伴随着的,还有那若有若无的喊杀声。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微叹一声,回去了。背影孤寂、又惆怅……
此诗为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正为安史之乱爆发的第四年,杜甫和他的兄弟们因战乱而离散四方,从此沓无音讯、生死未卜。诗人杜甫受了战楼鼓声和孤雁哀鸣的感染,念从心起,所以作下了此诗。全文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格调沉郁,分外感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中,又带着自己对战争的厌恶。
文章前两句曰:“戍楼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写出了诗人所听见的,渲染了悲厚的气氛。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了时间及诗人心中所想——月亮还是故乡的美丽明亮,突出了他心中的思乡之情。颈联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情况——兄弟分散,过度巧妙,更易勾起人的思家情。最后一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体现了杜甫忧郁惆怅的心情,含蓄深刻,引人深思。清代的吴桥也对此诗做了评价:《月夜忆舍弟》之悲苦,后四句一步深一步。唉,杜子美虽一生颠沛流离,尝尽各种艰苦,却仍忧国难、怀家仇。
古韵之美,回味无尽也。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