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黄土沟壑,提振西域山河

三年级 应用文 885字
2023-06-08 13:22:59

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荣幸在此发言。

随着交大在西部扎根,“西迁精神”跨越时代浪潮,黄钟大吕般引我们驻足聆听。它是20世纪50年代青年为国奋斗的缩影,史诗般地激荡在流焰灼灼的家国情怀中。今日我想在此疾呼:秉承“西迁精神”,胸怀黄土沟壑,提振西域山河!

“西迁”,对往辈青年而言,是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逆行。有句话说,只有不同个体在追求价值时有所妥协,国家才会向前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硝烟未散的日子里,何人不想从沉重的历史镣铐中挣脱出来,择一水乡小镇闲适而居,过着不理世间纷乱的小日子?但国家百废待兴,西部更是一穷二白。于是,有人奋起逆行,肩扛时代重担,迁西建设,在那里奉献了一生。是他们生命繁盛芳华的灰烬,蓬勃出了“两弹一星”;是他们弯下去的深掘干硬黄土的身影,直起了中国的脊梁。

“西迁”,对我辈而言,是突破地域失衡、力求共富的闯荡。有人觉得“西迁”只是当时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只要留有精神之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亦能促进其发展。诚然,如今的远距离调控已然成熟,政策资金产业链也可救济西部千万家,但是这显然忽略了文化的共情作用。《飘》中的斯嘉丽不顾战火纷飞也要回到她的家乡,去爱她所爱,因她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只有双手紧握着塔拉的红土说出来的话才够分量。而我们只有深入西部的每一个角落,去做一个西部地区最朴实而直接的感触者,才能成为西部繁荣最共情、最深沉的建设者。

“问君西游何时还?”“不还。”这是老一辈西迁人的态度,亦应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执的斗志。当时的青年如现在的我们,现在的我们也应成为当时的青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所肩负的建设祖国事业的使命不变;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布满星光的前行之路依旧延伸在我们眼前。因为心中有信仰,所以脚下有力量。那么,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以随时响应国家的号召、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正是如今从我们不舍昼夜奋笔疾书的指尖流淌出的新一代“西迁精神”吗?

欲利国,必先立人;欲立人,必先立志。诸位皆为新刃发于硎之辈,当恪志,耻休闲,愿我辈共勉,传承“西迁精神”,让新时代的黄土大地“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胸怀黄土沟壑,提振西域山河。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