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三年级 应用文 760字
2023-05-24 19:16:51

每每读到“竹林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雨任平生”时,脸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座古色古香的木宅,带着被暴雨冲刷后的潮湿气息和若隐若现的芳草香。曾几何时,他就坐在这一方天地间,挥毫泼墨,饮酒品茗,听幽幽古琴,唱大江东去。他的精神值得我铭记,我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苏轼”,第一次见,是在一门父子三词客中,大苏之名如雷贯耳,让我不禁神往。他唱到“明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便带着冲天的意气扶摇直上,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又说“高处不胜寒”,下凡间,与影共舞,唱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豁达之气跃然纸上,奠注他淡然处之,安稳如山的一生格局,又可窥见其对亲人的眷念。

“苏子瞻”,第二次见,是在其进士及第,风光无限“一日者尽长安花”之时。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如一根碧竹挺立在宋朝滚滚的青史上。熙宁十年,苏轼赴任徐州太守,面对势如龙虎的洪水,他奋不顾身冲在前线稳定民心,带领兵官防洪救灾。无论身处何地,是何处境,他始终铭记自己身为父母官的责任。即便年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也不坠青云之志,铭记爱国豪情。

“苏东坡”,第三次见,是因其坎坷被贬、“三起三落”的为官路。一贬黄州,苏东坡种田补贴生计,从一个朝廷命官到一个愁于生活的贬官,他写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东坡居士不肯随波逐流坚守本心。仰天长啸,将滚滚失意付之于江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二贬惠州,苏轼谪居此处,已将人生看淡,静享田园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三贬儋州,苏轼不理会朝廷的针对。在古时海南这一片蛮荒之地,从容施展自己的报负,帮助百姓摒弃旧习,务农桑,开井取水,为民造福。

苏轼一生坎坷,也一生从容,见惯了风霜,走过了暴雨狂风。他的从容豁达,静观万物的心态,正是我该学习的,我希望成为像他一样的人,风雪压我两三年,仍能自在听风眠。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