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题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人更是对酒情有独钟。
李白一生好饮酒,被称为“酒仙”。庭院中,青石边,明月下,举杯酌酒,唇沾烈酒,酒味沁心,醉后,仰望那一轮挂在天宇的金月,再低头,清风拂袖,寒意袭来,月影已是婆娑摇曳,烈饮之后剩下是怅惘寥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便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美酒,香味醇浓,盛的满满一玉碗,泛着琥珀般晶莹的光,可见,李太白对酒的痴情。更有“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然则饮酒不甚酣畅,徒有虚名。“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馐直万钱。”这一盛大的场面,流露出对宫廷奢华的厌恶。太白的酒像一泓清泉,流经祖国大好河山,勾勒出一幅幅豪情壮志报效国家的热血图,像是真诚的挚友,一杯清酒“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像一奁明镜,折射出宫廷丑恶、宦官谗讥遍地!更反映出内心的失望,悲愤……
酒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有欧阳修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李叔同的《送别》“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依依惜别,人生难得是欢聚!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浓浓的惜别情谊,也有对友人的关心。
酒杯在古代也有觥筹,壶,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是古人罚酒用的酒杯。酒也有琼露,琼浆,金波,玉波等美称。
酒的香醇,酒的甘甜,酒的浓烈,在酒的夹缝中蕴藏着千古人生哲理,隐匿着典故神话,充盈着优雅的乐曲。像神仙的杯中物,把人间的喜怒哀惧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