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是围棋中规中矩的下法,是基础;妙手是围棋出乎意料的精妙下法,是创造;本手理解透了,才能下出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也就是说,基础打好了,才能去创造。如果急功近利去追求创新,难免会落入俗套,适而其反。
扎根本手 立好根基
作为本手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基础重要是因为它是前人智慧的大合集,所有知识都建立在分手之上,无论以后我们青年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都要从义务教育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这些基础知识学起,各个领域的大家都是从最基础的地方,一步一步深耕而来。比如说钟南山曾经在北大医学院,勤学苦读;袁隆平也曾是西南学院的学生,基础容易被忽视,是因为它看上去很简单,会给人造成都会都懂的假象,但是殊不知,大道至简,看上去简单的其实是最深奥的,变化最多端的。比如数学课本的例题,足够简单,很多人都嗤之以鼻,殊不知,历年高考压轴题,都是书上例题改编而来的。
避免俗手 修剪杂枝
打好基础,下好本手,并非易事,需要十几年如一日的积累,导致有很多人想走捷径,却沦为俗手,一事无成。很多人一心想着去找考试技巧,不愿意扎根课本基础,最终成绩丝毫不见起色,白白浪费时间;很多现象级网红一夜爆火,却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无人问津,昙花一现;戈壁滩的风沙,吹走了一批又一批,慕敦煌之名而来的学者,但他们都不忍条件艰苦而离去,碌碌无为。唯有北大校友樊锦诗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受人尊重的敦煌女儿……要成事没有捷径可走,只要排除干扰和杂念,一个脚印,把基础扎实了,才能学有所成。
生根妙手 春华秋实
这领域的创新是从一到二,再到三,而非直接由零到一。学有所成者不是另辟蹊径,建造空中楼阁,而是踏踏实实从地基开始,一砖一瓦建造房屋,正在觉得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前者如镜花水月,却只是昙花一现;后者朴素无华,却得以长久伫立。北大校友屠呦呦,发现青篙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完全是自己的独创,她的灵感源于近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但是古书历尽千年,唯有屠呦呦提取了青篙素,不正源于她多年的深耕和积累吗;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轰动了整个科学界,但是我没有他和法拉第对电磁场的多次交流和研究,也不会有之后的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
只有牢牢扎本手之根,心无旁骛地去俗手之杂,才能创妙手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