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浮生三千,多少景色在脑海里已经逝去,随着时间洪波慢慢流淌成七八十年代的黑白状,它们连同过去的岁月一起藏匿在名为记忆的信笺里。唯有书籍,叫我不敢忘。
儿时自是不爱读书的,觉得书枯燥而又乏味。不管哪一本书摆在眼前,那细细小小、密密麻麻的字好像一个个催眠的舞者。用手撑着脑袋,看着字符跳着令人昏昏欲睡的舞曲,外界的声音就好像是伴奏。低垂着眉眼,朦朦胧胧的不过一会儿就睡着了罢。
依稀记得当初逼着自己看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却无意间打开了我对书籍的喜爱……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阳光带着让人倦怠的慵懒,我没有任何表情地翻开一本封面甚至还带着点灰的书。依旧是和往常一样的姿势,左手撑头右手拿笔,瞌睡虫还在脑上飘。
强迫着自己看下去,眼里却逐渐开始充起水雾,无意间睨间几个感兴趣的字眼“我等你呼唤我的名字”孩童时期的好奇心总是会激起一个人锲而不舍的观看心理。于是――书籍彻底打开了我对这个世界更高的认识,我自书中寻得一片锦绣芳华。
我对李鸿章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千古罪人”一词,通过读书,我更加明白了他的功与过;我看过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所写的“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我看过“雪色与月色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的美好场景;我见过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忧愁,还见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气概……
书籍陪我走过一个又一个仅限于青春的声势浩大、然而却又无声的岁月。窗外的落叶缓缓飘下,揉揉疲惫的眼睛。西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匆匆又是几年,时间催着少年长大,我对书籍的热爱就像一杯陈年烈酒,越发香醇。
我很庆幸我在书中寻得一片锦绣芳华。是书籍点缀了我在深夜中孤独地舞蹈的身影;是读书让我和另一个思想不断地碰撞,然后提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切的一切,都是读书。
你若问我欢乐何在?那我回答,床头明月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