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阅读,享深蕴人生

三年级 应用文 934字
2024-07-13 13:03:3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以诗词阐释读书的三大境界,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甚,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次之。纵观当代,信息化加速发展,我们与最原始的阅读方式渐渐疏远,鲜有人能领悟到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这也警醒我们:唯有潜心深读,方可悟深蕴人生。

潜心深读,拥别样人生。

今年年初,甘肃平凉农民工朱彦军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因一举捧得冠军而走红网络。我们惊叹于生机盎然,读来唇齿留香的诗句,从一个衣着朴素、面庞黝黑的农民工口中涌出,却忽视了阅读本身的意义——即从中发现独属于自我的世外桃源。无论你贫贱与否,或是得意消沉,我们总能在阅读中找到与自身灵魂相契合的共鸣体,那是将心灵安放的地方。于烟火里谋生,于阅读中谋爱,也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找寻别样的人生,倾听自我的心跳。

潜心深读,绽别样风景。

有言曰:“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阅读能净化心灵,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朱自清先生有一张照片,照片中先生戴丝框眼镜,气质儒雅成熟,想先生宁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气贯长虹。观看先生的照片,“深沉如水”是其面貌的最好写照,而其深厚的精神气质源于他渊博的学识,此学识只能从阅读中获得,不是吗?流于形式的走马观花似的阅读,会使人浮于虚表。卖弄浅显只会显得无知而浅薄,唯有潜心深读才可触及精神的内核,造就人深沉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外表的美丽终会老去,惟有精神的风采方可万古长青。让我们潜心深读,拓宽襟怀与人生境界。

潜心深读,品百味人生。

美国诗人罗伯特曾言:“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人的能力与精力总是有限的,无法涉足全部领域,所以如果我们无法“行万里之路”,便读“万卷之书”。用阅读来拓宽我们的认知边界,去感知另一时代里的脉搏,去触碰时间的痕迹。“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这是千百年前王羲之的慨叹,而今之众人,又将成“后之昔人”。如此宏大令人慨叹的人生,我们只能去书中阅见,又背上肩上的行囊,去品味属于自我的人生。

书中自有颜如玉。读深度之书,潜心深读书,以此作为根基,作为标尺,作为精神支柱。方可在当今时代清醒坚定,拥有深蕴人生。亦能在千万人中,倾听独属于一人的心声,做理想生活的主人。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