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苏绣

三年级 应用文 750字
2024-06-23 13:00:00

我的记忆中,总是有一种丝丝缕缕的东西,那是苏绣的线,像极了时光的痕迹,穿梭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奶奶去苏州老街的苏绣馆,那里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苏绣作品,有描绘春天百花盛开的,有描绘夏天荷花满塘的,还有描绘秋天金风送爽的……每一幅画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苏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刺绣技艺,以苏州为中心而得名,它精致细腻,色彩丰富,栩栩如生。我常常看着奶奶手中那根细细的丝线,在绣布上缓缓移动,不时地转动针线,轻轻一拉,一朵绚丽的牡丹就在布上绽放了。奶奶的手指灵巧而有力,仿佛有着魔力,让那些原本平平无奇的丝线,在她的手中变得生动起来。

每当我好奇地凑近看时,奶奶总是微笑着对我说:“苏绣讲究的是一种心境,要静下心来,才能绣出好的作品。”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心里却对这种神奇的艺术充满了敬畏。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也开始学习苏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着用丝线描绘我心中的世界。起初,我总是绣不好,丝线经常打结,图案也总是绣歪。但奶奶总是耐心地鼓励我:“别急,慢慢来,绣苏绣要有耐心,要用心去感受每一根丝线的韵味。”

在奶奶的鼓励下,我逐渐找到了感觉。我开始尝试着绣一些简单的图案,比如小鸟、小花等。每当我完成一个作品时,都会兴奋地拿给奶奶看。奶奶总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细心地指导我如何改进。

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地绣出一些复杂的图案了。每当我看到自己亲手绣出的作品时,心中总是充满了成就感。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忆里的苏绣,不仅仅是一种刺绣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寄托。它让我学会了耐心和细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我的双手,绣出更多美丽的图案,让苏绣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我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优美。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