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议论文 942字
2024-02-13 21:52:36

隔离外界的无休无止的喧嚣,关闭大脑里躁动不已的想法,翻开书,摸着在指尖静静流淌的文字,你就拥有了一整页宁静的闲暇。

静,是一种美,是一种修复、一种修炼、一种修养。在静的濯洗下,人的灵魂日益清澈明朗,思想渐渐明晰升华,即使肉体粗粝消瘦,亦能心甘。静,是少年修炼本身的最佳伴侣,不如时常停下脚步,以静修身,以静行远。

静,以阅美。

生活正如手摇纺车,不停地旋转于日子的轮轴。少年的步履总是太匆匆,我们急于织就精美的锦缎,却被层层纱布包裹住领略美的心。我们的眼前渐渐灰白,内心却躁动不已。常艳羡古人有闲情,赏静美秋色,叹“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诗意万千,美亦万千。却不知,心静,故而听得见桂花轻落,思定,故而知月夜春美。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宁静的心,轻解开束缚内心的纱布,去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一湖秋水的静谧。静,似滟滟月华溶却少年满身浮躁,又如淡淡花香予其无限启迪,妙处无穷。

静,以修身。

孔明先生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至理箴言至今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静,是一种修炼,“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是一种自我反省,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剖析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的不足;静是一种能力,学会静意味着能够享受孤独,能够在孤独中自然安处,不至于迷失本身。待“静”之功日益纯熟,静便成了一种修养,融汇在我们的血液中,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于是,心静身修,哪怕漫漫长夜,希望渺茫,我们也能点起一盏长燃不灭的心灵之灯。

静以修身,身修而后行天下。

天下之大,山河壮美,只待少年仗剑驰骋;宇宙茫茫,神秘莫测,仍需少年孤勇探索。你我当以宁静之心,正心诚意,修身立本,立定鸿鹄之志,练就过硬本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做暴风雨中的气静神定的海燕,做漫漫长夜不改颜色的孤星。

安静,是片刻的闲暇,是奔波路上的停歇,以整装再发;化安静为宁静,便成了一种品质。青少年的态度,是一个民族最鲜明的品格。以静修身,青年者舍我其谁。

“生命,是一树的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余秋雨先生如是言。人生有静,故而有热烈绽放,有寂寞,方有璀璨星光。且活成一棵树,在宁静中热烈地绽放。

宇宙自亿万年前生生不息地流转,静中有动,静而生动。人,渺小如宇宙中至微的一粒尘埃,亦当以静为本,且静且行,如此而已。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文笔流畅,见地独到。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