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修身明义之志,做筑梦新青年

三年级 议论文 890字
2024-02-07 11:22:29

澎湃动能,无限可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有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追求昂霄耸壑的气象。汉代的扬雄以射箭喻指青年追逐理想的过程,读之深以为然,最富有朝气和梦想的当代青年,更是应该能修身矫思且明义,一箭射中自己的理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弓是基础,决定你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拉出理想的矢。“凡事之本,必先治身。”青年当以修身为本,本立则道生。以学习作为人生成长之梯,可以修学识之身;以自持作为理想追求之尺,可以修品德之身。矢是方法,决定你拉弓的路径是否正确。不惧艰辛,勇敢前行,终南山的使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让中国人有饭吃,袁隆平的理想是“禾下乘凉梦,一稻便一生”。青年人当前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端正的思想指引人生方向。

道义的靶心彰显青年立场,担着道义的铁肩能铸就精彩人生。义谓天下合益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古人认为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以义作为行事准则。抗疫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讲道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大国立场,展现了中华文明所秉持道义信念的生生不息。大至为国为民的家国大义,小至举手之劳的点滴善举,是油条哥不用复炸油的坚守良知,是一元钱抗癌厨房的善良体贴,凡此种种,皆为典范。每一位新青年都应该找到自己的道义靶心,可以不全然相同,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古人的语句常读常新,先修其身以积蓄力量,再矫其思以确定角度,后立其义以瞄准目标,才有射箭时的游刃有余。树立何种人生理想,选择哪种奋斗方向,才能奠定实现理想的坚实基础。

修身矫思和坚持道义的理想实现需要付诸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你迈开的每一步都是你在为自身的发展在努力。一直以来,青年都是在用行动证明我们是有理想有信念能堪看大任的接班人。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后矢志不渝,青年彭士禄立下“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目标后无怨无悔,我们青年学生更该珍惜机遇,接续奋斗。

百年变局,征程豪迈。青年科学家在完成科技强国梦,青年黄文秀们在书写脱贫攻坚梦,青年战士们在守卫保家卫国梦。

吾辈亦当持修身明义之志,争做筑梦新青年。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这篇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语言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