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阴暗的角落,也要让自己像牡丹一样绚丽地绽放。 ——题记。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颇有感触。我也有过和诗人同样的经历与感悟。
在姥爷家的后院,有一块半人高的石壁。一直没人注意,直到那次,姥爷觉得它碍事,准备把它运走。我喜欢凑热闹,跑到旁边去瞧。“咦,这是什么?"我伸出手一抠,一块儿“绿皮"掉了下来,我摊开手指,把它放到姥爷眼前,“姥爷,这是什么?”“哟!我还没发现呢,这是苔。唉,算了,不搬了。”就这样我的一次胡闹竟把这苔给留了下来。
它也成了我的牵挂,每次来姥爷家总是先看看它。比起周围的植物,它总是那么不显眼,那么弱不禁风。阳光被不远处的一棵柿子树遮去了大半,肥沃的土壤滋养着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留给它的是——硬邦邦的石壁和不见天日的狭小角落。每次来看它,总见它奄奄一息…… 因为缺少水分,那曾经绿茵茵的身体像风干的稻草般枯黄,让人认为它命不久矣。
一次周末,风雨大作,我心里惴惴不安,这么大的风雨会要了它的命。我来到后院,整个人怔住了,石壁被苔给染绿了,曾经那稻草般的枯发在雨水的滋润下变成了青绿色,我叫来了姥爷。“这苔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生存的环境,只要有一线生机,它就会牢牢把握,把自己的生命光彩绽放出来!”姥爷感叹道。
难怪姥爷当初把它留下。小小的苔经历了阳光的冷落、风雨的欺凌,但从不忘寻找时机,顽强生长。
人与苔又有何异?只要拥有顽强的精神,乐观的心态,相信黑暗只是老天给你的准备时间,只要你,把握时机发奋成长,光明一来,定将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