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西街,寻梦海丝

三年级 议论文 1178字
2023-12-02 13:52:04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埠千年的泉州市是最有闽南韵味的城市,“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而西街是千年泉州古城的缩影。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据史料记载,始于开元年间,至今已超过1300年。她既是“泉州历史第一街”,也是“泉州人文第一街”。所以,朋友你来到泉州一定要留一天的时间在西街,慢慢吃,慢慢逛。

西街风味,翩于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从中山路进入西街,与你邂逅的,便是各种各样扑鼻而来的香气。“加醋肉、大肠,不加料酒。”“加猪肺,葱花多点,油条来一根。”老板是个约摸五十岁的老妪,她和她的面线糊都是这一带老街坊的记忆。只见她拿起一块碗,从一个装满热气腾腾的面线糊的大锅里,用一个大勺子熟练地舀起面线糊装进碗里,又迅速舀上醋肉、鸡診、卤蛋等配料,再飞速地滴少许料酒……细如丝、色如雪的面线,浓稠鲜香的汤,配上香脆金黄的油条,这就是西街一绝了。润饼、土笋冻、手工麻秘、洪瀨鸡爪……在西街小吃店门口队伍一个比一个长,食物一样比一样好吃,闻一口,“口水直流三千尺”!

西街清韵,停驻于一片薄薄的瓦上。西街一隅,是几座掩映于榕树下的红砖古厝。屋檐檐头,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是闽南古厝的风物标志。檐头前伸,被时光晕染、包浆,古朴陈旧但边角圆润。屋檐如箕,檐敞如怀,夏天遮挡太阳的毒辣,冬天遮挡苦雨的冷寒。这檐头啊,长出房墙尺余,在空中揖对环拱,如鸟儿伸开的翼,亦是人张开的怀,所有的檐头,深情地凝望远方,意欲庇护所有投奔而来的生灵。哪个粗心的学生,抑或是赶路的行人,晴天遮阳,雨天避雨,这闽南的屋檐,总能让人无比心安。

所有屋檐,手牵手,肩并肩,鳞次栉比,混然一体,有树叶贴着青灰的房檐,飘然下落,古树炊烟老街,瓦房,成了泉州老巷子里最美丽的名片。西街故事,演绎于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踽踽独行在午后的西街,阳光这时也懒散迷离了。街旁的店铺,没有华丽的装潢,也没有夺目的招牌,静坐在门前的是老手艺人。午后多是没什么生意的,他们多是听着收音机里古风古调的南音,手持着蒲扇,打着瞌睡,微微地摇头晃脑。缓缓走在老街上,陶店在街的尽头,白猫“哺”了一声,把头埋在身下。往钟楼走,愈是喧闹,年轻的学生们背着帆布包,嬉笑打闹地走向各式店铺,老板刚打开店门便蜂拥而至。而那老街呢,依旧是慵懒的,敞开着店门却不营业,老人专心地摊着春卷皮,清水冲入面粉,细细地搅拌均匀。西街便是这样的,鲤城也是这样的,一半繁华依旧,一半韶华易逝。

作家冯骥才曾说:“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我想,西街于泉州文化中,它或许只是一点微光,又或者是鸿篇巨制中的一页。但透过她,我们找寻到的是一种闽南人的乡土情愫,一份爱与感动。

朋友,如果你的时间充裕,在泉州西街可以打卡的网红景点那可不止一两个,相信你来过之后,一定不会后悔的,赶紧行动起来吧,来一次寻梦海丝、西街相遇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