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阳楼阁,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情怀;在洞庭湖畔,有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政治抱负;在飞来峰上,有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瞻远瞩,乘着小舟,游荡在历史长河,探求古代仁人志士的先忧后乐。
划着小船,看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听过“羌笛何须怨杨柳,上有黄鹂深树鸣”,尝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不知不觉,划到岳阳楼。“微斯人,吾谁与归?”耳边传来一阵感叹,恐怕他便是范仲淹吧!内心激动,小心翼翼走过,一同交流。“先忧后乐,为的是什么?”大概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却疑惑“然则何时而乐耶?”恐怕也只有范仲淹能够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情怀。
告别范老前辈,继续载着小舟,怀着对先忧后乐的期盼,来到洞庭湖,望着眼前“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美丽湖景,不禁感叹“好一派镜未磨的湖面”,凝视湖水两岸,唯恐一群垂钓老者。却始终不见那位“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人。不曾知,他在家中感叹“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罢了。
悄悄的把小船划走,不由感慨,却不知划向哪边?直到眼前,一座塔直入云霄,原来是飞来峰。《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屋,后日升”。诗人在山脚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在湖上望直入云霄的飞来峰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人生好比两杯酒,一杯涩苦,一杯甘甜瘾,前者品出甜蜜影,后者加倍劳苦罢了。
不忧,何乐?古有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今有钱学森忧国忧民之心,更有一代代青年传承弘扬,先忧后乐,始终是永不变的精神支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让文章既新奇又有趣,非常吸引人。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还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意义,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