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国其根本。”诚如此言,厚重坚挺的岩石托举起巍峨高耸的峰顶;绵延不绝的细流倾倒出洪液涌起的江河;扎根黑暗的根系哺育着葱翠繁盛的枝叶。万事万物,有本方才有末。于我们更应固根而强末,方能浩气展鸿鹄。
以固根为本,方能积累人生厚度。成就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坚守,繁华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漫长的黑夜。在“大雪深数尺”的隆冬,宋濂手指不能屈伸,却仍“弗之怠”在白的令人茫然的天地间,他专注于自己的一方书桌,种下种子,静候春暖花开。十年磨一剑,但邓清明的剑磨了24年10个月,无数次擦肩而过,无数次失之灰臂,终于,他登上了神舟十五号。“有志者,事竞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新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厚积中沉淀了人生厚度,方能笑对苦难,在万木前迎来春光。
以强末为道,方能施展远大抱负。固根固然为事物之根本,然强末也不可忽视。如树木没有枝叶便是朽木,人生只注重国根而忽视强末,便只余时不待我的怨恨。冰心曾言:”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唯有强末,才能使汲取养分的方式更加多样。君不见,沉重的铜钱发展为了数字货币;君未闻,繁琐的竹简发展为了轻薄的书页;君可感,市井街头的笑语发展为了网上的活力不变。井底之蛙固守它的一隅天空,是因为它看不见广阔的世界。伫立于天地之间,唯有敏锐地洞观世争,不断发展创新,方能不断进取。
往下扎根,终成枝繁叶茂,耐得寂寞,方能守住繁华,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中,无数的人被繁华绚丽的网络迷住了双眼。“碎片化阅读”“短视频”“网络小说”等不断挤压着我们的视线。当孩子们的理想被“网红”所替代,当年轻人大喊“躺平”,我们又该如何自处?“一盏枯灯一刻刀,柄标尺一把挫。”王亚蓉在寒冬腊月,将手伸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清洗文物。周东红在天刚破晓之时起床捞纸。朱文立在台灯下改良釉料配方。大国工匠们在快节奏的当下,慢下来,静下来,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树不可无根,末不可强本。于树于人而言,“本”之重要不可谓不大。只有固根强末,我们才能厚积薄发,在时代的洪流下守住本心,抓住时机,展现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