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实际上,让我们“毁”和“荒”的是“嬉”而过度,“随”而失度。度是塑造一个君子的关键,君子应该有度。
君子有度,在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古代有一个好学的人,名曰匡衡,他家境平衡,无钱供他读书,他自己要帮着家里干活,到了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家里点不起油灯,便有了“凿壁偷光”的故事。但匡衡不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学者,书中有记,匡衡也会玩耍偷乐,但他心中有一个“度”,便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嬉而有度,就是劳逸结合。所以作为一个学者,应当心中有度。
君子有度,在于心中的刚正不阿。古代有一清官者,名曰杨镇,他正直公平,受百姓和下属爱戴。他的友人在城中谋生,他看中友人的才能,交谈一番后提拔他为官。谁料当晚夜分,友人带着金银珠宝登门拜访,美其名曰:“谢礼”,可友人不知,杨镇心中有一“度”,杨镇义正言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人羞愧难当,只好告退。杨振心中的度,正是他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有这一度,他才能做好官,管好事,才是人们口中的“真君子”。
君子有度,在于事事细致,面面俱到。神舟十三号的传奇人尽皆知,它有世界领先的技术,精准的测量和细致入微的操作,这传奇的神舟,谁见了都要赞叹一句:“真君子啊!”,而这“真君子”可不是神舟十三号,而是他背后强大的东方强国!如果把“中国”当做一个人的话,那他一定是个真君子,他又风度翩翩的唐朝,也有如今繁荣昌盛的华夏民族,他沉稳细致,又可以掀起层层波澜,这可不就是真君子吗?
“观棋不语真君子,心中有度正君子。”君子心中总有一度,用来衡量自己、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心中有度,便是君子!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