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三年级 议论文 961字
2023-06-23 06:55:35

行于世,固然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但首先应当悟透范仲淹“宁鸣死,不默而生”的灼灼箴言。善言吹面不寒,敢言进发思考。善言者,以言之柔平褶皱与创伤;敢言者,以言之利撕破混沌与不平。我们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沉默无声的鱼。

日是观之,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更加重要的,自然是敢言。敢把话说出口,才能考虑“善”的修饰。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一直坚信,青年一代应以敢言为基,而后以善言锦上添花,方可攀人生之塔。

敢于发声,勿吝啬吾辈之言。且不追溯千年前隋炀帝携百万军队征伐高句丽,立帝王荒唐指令,却无人敢于发声,终使隋军败于城池;那你可曾忆起正值风华正茂的刘学州被抨击,辱骂之下交付残余宝贵年华,于此之下众人皆发声讨公道,终使肇事者得应有惩罚。沉默而不敢言只会让身藏阴暗之处的小人得寸进尺,令正义困顿于蒙昧的荆棘。因而,我要说,“敢言”正是新时代推翻“假命题”的雷霆万钧之势。

敢于发声,勇气便可直冲斗牛,于天地之间,为家国博一个耀眼未来。君可闻,魏征正是有了直言进谏的勇气,得以成为唐太宗之铜镜,奠定“贞观之治”;君可见,邹忌以小见大,以家事喻国事,尽微薄之力辅助君王,成就“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我辈青年当学魏征、邹忌,唯有敢言能言,才能使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敢于发声,担起的是责任,扛起的是担当。回首百年前黑暗的时代,《新青年》横空出世,当点点自当拉满弓而向远方。当我们不再呢喃,不再满足于窃窃私语,才能使声音在阳光下汇聚;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里才是希望之民族,这里才是强大之国度。

然而,有了敢言的勇气,就能够使得世事太平,抵达至臻么?

纵观历史上的敢言,大都得益于开明的君王抑或是开放的政策。如若唐太宗不听忠臣建议,何来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如若不是齐王广开言路,立下合理政策,哪有“战胜于朝廷”的鼎立之势?如是我言,时代的支持对于敢言者来说也必不可少。而揆诸斗转星移的今天,新时代为我们的发声铸造了平台,吾辈青年自当发声显锋芒。我们立于时代潮头之上,感恩时代,反哺时代,定会造就更美的中国。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纵然狂风平地起,敢言助吾破万里。且以勇气为心,以时代为用,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灿烂。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情感真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