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读好书

三年级 议论文 1009字
2023-06-17 19:30:42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抵达。置身于书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国度,无时不刻被活灵活现的人物所牵动。为陆游:“红酥手黄藤酒”的爱情感到遗憾;为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感到羞愧;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到震撼……文字的力量,可谓无穷无尽。但我认为“读书好”的前提是“读好书”。

何为“好书”?于我而言,“好书”必是发人深省,可提升内在气质的“启迪之书”。而不能是所谓毫无用处让人心生惰性之书。唯有品好书,才会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出现,方可修身养性,身心皆有裨益。

安妮宝贝曾说过:“与其热闹着引人注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于做一个人群中最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我认为颇有道理,“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气质是无法通过伪装得来的,否则也只是镜花水月、南柯一梦罢了。这让我想起一个《卖柑者言》中的一个故事,讲的便是,杭州有一个卖橘子的人,善于保藏橘子,一年四季他的橘子都是火红火红的,光鲜亮丽。刘基买了一个橘子,刨开一看,里面竟干若棉絮般,刘基便找卖柑者理论。谁知卖柑者却说:“那些做大堂骑大马的哪一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听之憾然,就好比一个人的人品若大楼之根基,若根基不稳,再豪华的装饰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读书皆是如此,万不可心急气躁,只做表面功夫。若能做到古人宋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便是到了高境界。

古人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可以明智,亦可以修身养性,读得万般道理。幼时读《小海蒂》,为海蒂开端被送往外人眼中性格暴戾的爷爷家深感不公,但后文爷爷对海蒂很好,我也被天性纯良的海蒂所打动;中学读《骆驼祥子》,并没有被祥子最后沦为行尸走肉而感到震撼,相反却是无限的同情;到了大学,彼时读《皮囊》,人到末时,便是这副躯体支撑不起桀骜的灵魂了,不免增加了些悲哀……

读书于我们而言,最是不陌生。书中的道理更是会对一个人影响深远。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学会将心比心,不施恶于人;从“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我们学会有些事物比生死更为重要;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学会珍视粮食,杜绝浪费……这些观念贯穿于我的大学乃至一生,在心头生根发芽。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生活中处处显示着读书大道。大学某些社团活动也会发布一些绿色杜绝浪费活动、洗涤心灵健康成长的心理活动……以实践现真知,知行合一,实乃妙哉!

愿我们在书中悟真理,于实践现真知,修身养性,方为君子也。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见地独到,情感饱满。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