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泼墨,缀下繁花,流转永世芳菲,迢迢千里,传承至今。如果说,花朵是转瞬即逝的魅力,那么经典便是古典韵味的美人一一因为岁月从不败美人。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东奔腾,为何四大古文明,唯余华夏?历史因铭记而永远,文化因传承而不灭。经典不管过了多久,仍是风华正茂,如秋霜中一枝傲菊,独立不败之地。历史的筛选是文化的传承,而经典的不倒是传承的见证!
自信,才能游刃有余。历经风雨的沧桑,成就了《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璀璨,成就了《宋词》《唐诗》等文化精华的凝聚,成就了《大学》《中庸》《孟子》等四书的古典文学的瑰宝......从文化中汲取精华,从经典里汲取力量。文化有大美,自信以持之。
"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这部以中国古代的治乱兴亡为背景,追求"历史与人性"的著作,它的影响亘古至今,极其深远。品读经典,回望历史。
传承,才能熠熠生辉。"青年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中华文明是唯一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世代传承与发展的岁月里,每一代人都有着继往开来的使命。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青少年的我们,国家危难时,未能挺身而出;建设祖国时,我们未曾出世;国家繁荣昌盛时,我们就应自觉肩负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传承经典,发扬时代精神,筑梦未来。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能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孔颖达曾经说过:"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精华。
民族要自立自强,国家要繁荣昌盛,就应该坚持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经典,发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永葆生机活力。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坚持文化自信,传承经典,筑梦未来。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取材丰富,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正文列出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分论点,结尾加以总结,划分了文章严密、清晰的层次。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论据的选取可以再注重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