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盈袖,华气自来

三年级 议论文 1038字
2023-05-01 17:57:27

“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

书香,是人们举手投足间的不卑不亢;是登高望远、纵览世间万物的荡气回肠;是莘莘学子对未来奋不顾身的向往。

儿时记忆的长廊里,读过的第一本书是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红星闪闪,永放光芒。

母亲爱晒书,老家的院子总是堆满了各式大小的书本。有时正值烈夏,梧桐叶被晒的发软,书页也可怜巴巴皱的卷起;有时恰逢暖冬,寒风吹过,太阳便毫不吝啬的将暖意洒进整个小院,洒进童年的书堆里。

后来,几经辗转无奈舍下了老家那堆旧书,那些陪伴我度过童年的书本都封印在不见天光的纸箱中。时隔多年,它们在年轮交替下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可当我再次打开,却惊喜的发现——那一页页的文字上仍留有余温,它们不曾因黑夜的笼罩而散失光彩,是大地上的阳光让它有了时间的长度,生命的厚度,人体的温度。字镀阳光,支持它继续温暖的,是那五千年积淀的历史的光芒——这光芒将长存,并赐予它生命。

爷爷常年居住在农村,家里的书籍十分匮乏,但是书架最中间那一排永远摆放着《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籍。它们厚重的封面,硬挺的书脊,将红色故事缓缓道来。书本那干净得发亮的身躯就是爷爷一遍又一遍阅读过的证明。爷爷就犹如一本经年的旧书,瘦弱却坚挺的肩膀,曾扛起时代的重任;浑浊但坚毅的眼眸,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爷爷的青春年华,光荣又盛大的别在了旧书上——那是绚丽、多彩和伟大的见证者。旧的时代在人类的史书里长眠,也许只有爷爷和他手中的红色经典,才能真正领悟它存在的意义。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意蕴丰富的史书,只有阅读他们,才能领略其中的神奇与魅力。阳光下,那一排红色经典璀璨而夺目,并且永垂不朽。

五千年风云激荡,新时代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这一代见证了“嫦娥”奔月、“北斗”组网、“蛟龙”入海,“天宫”遨游;目睹了上海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双奥”成功举办;见证了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的提出;目睹了中国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奇迹。新时代里,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正以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与书同行。

就像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总理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一样,今天我要说:生逢盛世,我们应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才干!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